第12章 理论与现实的差距(1/3)
理论课的屈辱如同冰冷的雨水,浸透了叶凡的整个上午。
他几乎是数着秒熬过了接下来的文化课,老师的讲解在他耳边嗡嗡作响,却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掌心被指甲掐出的月牙形伤口隐隐作痛,提醒着那场无妄之灾。
课间休息时,他刻意避开人群,独自坐在走廊最偏僻的角落,望着窗外操场上那些活力四射、彼此交谈甚欢的其他班级学生,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下午,是E班的第一节《异能理论基础课》。
走进教室的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略显古板的中年女老师,姓陈。
她似乎对E班的整体氛围习以为常,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打开了投影仪。
“今天,我们系统梳理主流异能的分类、特性及其基础提升路径。
”陈老师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这是你们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基石,即便潜能有限,理解原理也能帮助你们更好地运用自身能力,未来在辅助岗位上做得更出色。
”
她的话很实际,却也带着一丝对E班学生潜力的默认界定。
叶凡深吸一口气,强行将上午的阴霾压下,翻开了那本崭新的《异能理论》教材和笔记本。
他需要知识,迫切需要!他比任何人都更想了解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尤其是他那诡异的“吞噬”异能,到底该如何定位,如何成长。
陈老师首先讲解了元素系。
“元素系,顾名思义,是操控自然界基础元素的类别。
最常见的有火、水、土、风、雷五大类。
”投影上显示出绚丽的图案和能量运行示意图,“其核心在于感知、引导和转化外界相应的元素能量。
提升方式,除了常规的能量积累,更需要加强与对应元素的亲和度。
比如火系,多在高温、火焰旁冥想;水系,则靠近水域感受流动……”叶凡飞速记录着,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注意到,元素系异能的提升,似乎更依赖于外部环境和能量引导。
接着是强化系。
“强化系,主要作用于自身。
力量、速度、体魄、神经反应、乃至五感强化,都属此列。
”画面上出现了一些肌肉结构、神经传导的动态图解,“他们的能量主要向内灌注,锤炼肉身与精神。
提升方式更侧重于极限锻炼,辅以能量滋养,不断突破身体极限,能量在其中更多是作为‘燃料’和‘修复剂’。
”叶凡若有所思,强化系似乎更看重内在的挖掘和承受力。
然后是特殊系。
“特殊系,类别最为繁杂,通常不具备直接的战斗或防御能力,却拥有各种奇特效果。
”治疗、感知、隐身、精神干扰、召唤、心灵沟通……“他们的提升路径往往独特且专业化极强,需要特定的冥想法和技巧训练。
比如治疗系需精微的能量控制力,感知系需极端的精神专注……”叶凡的心跳微微加速。
吞噬,听起来似乎更偏向于特殊系?但它既不像治疗,也不像感知……
陈老师还简要提到了诸如“变身系”、“能量武器具现化”等更为罕见的亚种。
叶凡听得如饥似渴,每一个字都不愿错过。
他疯狂地记着笔记,试图从这些主流的、成体系的知识中,找到一丝能适用于自身异能的蛛丝马迹。
他注意到,几乎所有异能的提升,都绕不开两个核心:一是积累能量,二是特定的技巧或冥想法。
能量是基础,技巧是发挥能量的方式。
“那么,我的吞噬,”他在笔记本角落写下这两个字,后面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它的技巧是什么?难道就是……‘吃’吗?”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丝荒谬和无奈。
理论课结束时,叶凡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他感到头脑有些发胀,但更多的是一种充实的渴望。
知识给了他一丝虚幻的掌控感,仿佛对着一个复杂的锁孔,至少知道了锁的大致结构,虽然依旧没有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