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藏经阁觅踪与意外发现(2/3)
了几本看似相关的书籍,迫不及待地抽出翻阅。
然而,很快他便失望了。
这些书籍要么记载的是一些流传较广、特征明显的灵体,如“火灵体”、“剑骨”等,对他这种空灵之感毫无描述;要么就是些捕风捉影、语焉不详的传说故事,毫无实际价值;关于灵气亲和度,也多是用“天才”、“废柴”这种模糊概念一带而过,并未深入探讨其本质。
他不甘心,又转到“游记见闻”区。
这里多是些前辈修士游历四方的手札笔记,文字更加随意,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时间一点点流逝,顾南穿梭在高大的书架之间,如同一个耐心的淘金者,翻阅了一本又一本或新或旧的典籍,却始终找不到任何直接关乎“空灵体质”或能解释《引气基础篇》特殊之处的记载。
大多数功法都停留在如何更高效吸收灵气、如何运转周天、如何施展粗浅法术的层面,对于灵气本质、人体秘境、以及不同体质与灵气交互的微妙差异,涉及极少。
仿佛有一层无形的纱,笼罩在真正的奥秘之上,而这些流传于外门的典籍,只是纱幔之外最浅显的图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个时辰的时限过半,顾南心中不免升起一丝焦灼和失落。
难道自己想的错了?空灵体质并非什么特殊存在?《引气基础篇》也只是某位前辈无意中所创,并无深意?
就在他经过一个最偏僻的角落,准备放弃之时,脚下似乎踢到了什么。
他低头一看,是一本垫在书架最底层一只短腿下的、极其破旧的薄册子。
册子封面残破,沾满灰尘,连书名都模糊不清,显然早已被人遗忘,拿来垫书架恐怕都有年头了。
鬼使神差地,顾南弯下腰,小心地将那册子抽了出来。
灰尘簌簌而下,呛得他轻咳了一声。
他拂去封面积尘,勉强辨认出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云游拾遗录·其七》。
是一本游记杂记,而且似乎只是其中一卷。
作者署名处更是模糊难辨。
顾南本欲放回,但心想既然无所获,看看前辈游记散散心也好。
他走到一旁靠窗的光亮处,随意地翻开了第一页。
纸张泛黄脆弱,字迹是用一种普通的墨笔书写,并非灵墨,笔迹潦草随意,像是随手记录。
开篇多是些某地风景、某类低阶妖兽习性、某种奇特植物的记载,并无出奇。
顾南快速浏览,直到中间某页,一段看似随笔涂鸦的文字,陡然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世人皆言灵气亲和,然亲和为何物?止于感应强弱、吸纳快慢乎?吾深疑之。
昔年于北境冰原,遇一异人,其言:灵气非死物,亦有‘性’存焉。
金灵锐利,木灵生机,水灵绵长,火灵暴烈,土灵沉厚,此乃大略。
然天地之大,岂止五行?风行灵动,雷行刚猛,冰行肃杀……乃至光、暗、虚空,皆有其‘性’。
」
「异人言:所谓亲和,非仅指能‘吸’多少,更深在于能‘辨’其性,‘引’其流,‘谐’其韵。
若身如顽石,纵海量灵气灌入,亦不过强行塞填,终有极限,且隐患暗藏。
若身如空谷,可辨百风之向,可纳万籁之音,则灵气自来,流转由心,无拘无束,方为至上亲和……」
「吾思之,然哉!然此等体质,万中无一,多为传说,或存于上古。
今之修炼法门,皆重‘量’而非‘质’,重‘强行’而非‘引导’,何其谬也!惜乎,吾资质平庸,无缘窥此境之妙,仅录此猜想,留待有缘……若真有‘空谷’之体,能闻‘灵韵’之声,或可于此道有所悟……」
看到这里,顾南的心脏砰砰狂跳,拿着书卷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空谷之体!能辨百风之向,能纳万籁之音!能闻灵韵之声!
这描述……这不正是他一直以来能“看见”流光、“听见”韵律的空灵体质吗?!这位不知名的前辈,竟然在多年前就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