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枯井冤魂案之街坊闲语(2/3)
条岔路分别通向李家庄和王畈村等几个村落,路边有几棵歪脖子树和一个简陋的、用茅草搭设的茶摊,此刻正有一个老汉守着摊子打盹。
赵雄让人叫醒茶摊老汉,亮明身份,开始询问。
那老汉被官差吓醒,听闻是问四年前的事,一脸茫然和为难:“官爷…这都多少年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小老儿在这摆摊十几年,南来北往见过的人多了,哪还记得清四年前一个货郎跟谁拌过嘴啊…”
询问似乎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
年代久远,普通人谁会刻意记住四年前某个微不足道的冲突?
赵雄没有气馁,让手下以岔路口为中心,分散开向道路两旁的农田里正在劳作的农户、以及偶尔经过的行人询问。
效果甚微。
大多数人要么毫无印象,要么记忆模糊,说出来的信息支离破碎,甚至互相矛盾。
“头儿,这样问下去,怕是难有收获。
”吴文擦着汗,低声道。
烈日炙烤,众人都有些疲惫焦躁。
赵雄面色沉凝,目光扫过四周。
他看到林小乙正被一个捕快指派着,去询问远处田埂边几个正在玩耍的衣衫褴褛的孩童——这通常是最没价值的询问对象,大人都不记得,孩子更不可能知道。
林小乙似乎有些无措,但还是怯生生地走过去,蹲下身,跟那几个七八岁大的孩子说着什么,还从怀里摸出几颗不知道哪来的、劣质的麦芽糖递过去。
孩子们一开始有些害怕官差,但看到糖,又见林小乙笑容腼腆态度和善,便渐渐围拢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雄原本没抱什么希望,但就在他准备下令收队,换个思路时,却见林小乙带着那几个孩子,指着那条通往李家庄的黄土路,似乎在比划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林小乙小跑着回来,脸上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怯怯的表情,对赵雄道:“头、头儿…那几个娃娃说…他们以前好像见过那个卖杂货的叔叔…经常从这条路过去…”
赵雄嗯了一声,这并不意外,李四的路线本就经过这里。
但林小乙接着又吞吞吐吐地说:“…他们还说了件…不知道算不算奇怪的事…”
“说。
”赵雄言简意赅。
“他们说…好像有那么一阵子…不是卖货叔叔…是另外一个…有点凶的叔叔…也经常推着个独轮车从这边过…车里有时候盖着麻布…有时候是空的…有次差点撞到他们…还骂他们…”林小乙复述着孩童们破碎的语言,努力组织着词句,“…好像也是…四五年前?记不清了…他们就记得那个叔叔有点凶…鼻子旁边好像有个痦子…”
有点凶的叔叔?独轮车?鼻子旁有痦子?时间点模糊地吻合?
赵雄和吴文对视一眼,精神微微一振!
孩童的记忆虽然模糊且可能失真,但往往也会记住一些大人忽略的细节,比如“凶”、“骂人”、“痦子”这种具象的特征。
而且,“独轮车”这个交通工具的出现,让他心中一动——抛尸运尸,独轮车可比货担方便得多!
“去问问那几个孩子,还能不能记起更多?”赵雄立刻道。
林小乙又跑回去,和孩子们比划了半天,最后无奈地回来:“头儿…他们就说这么多…记不清了…还说那个凶叔叔好像后来就没见过了…”
线索依旧模糊,但至少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的方向——一个四五年前可能经常在这一带活动、脾气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