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明棋☆暗劫(2/3)
他比谁都清楚,承认了这一点,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不仅他要死,他全家都要死无全尸!
主审官几番用刑,见他宁死不招,又无其他直接证据(郭维城提供的笔迹等间接证据无法作为定案铁证),只得暂时将此事搁置,先以其贪污、行贿、不法经营等罪名结案。
最终,崔永贵被抄没家产,判了斩监候,秋后处决。
其背后牵扯出的几位浙党中层官员,也纷纷落马,或被罢官,或被流放。
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崔风暴,看似以东林党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朝野上下,东林声势大振,齐楚浙党则暂时收缩,偃旗息鼓。
但核心的“磠砂”之谜,却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被巧妙地掩盖在了这场政治斗争的喧嚣之下。
知道内情的人,都心照不宣地保持了沉默。
万历皇帝对这个结果似乎“很满意”。
他打击了“贪腐”,震慑了“官商勾结”,维护了“朝廷体面”,还充实了一下自己的内帑(抄没的崔永贵家产大半流入了他的私库)。
至于那隐约的、令人不安的“毒药”线索,既然查无实据,他乐得装糊涂,仿佛从未发生过。
乾清宫内,万历看着户部呈上的、因抄没崔永贵而略显丰盈的库银报表,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甚至难得地夸奖了叶向高几句:“叶先生此次倒是雷厉风行,甚合朕意。
”
叶向高躬身谢恩,心中却无半分喜悦,只有无尽的悲凉和警惕。
皇帝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他只要表面的平衡和实惠,根本不愿深究那可能动摇国本的阴谋。
“陛下,”叶向高斟酌着开口,试图将皇帝的注意力拉回正事,“崔永贵一案虽了,然辽东军饷,仍缺额巨大。
此次所获,不过杯水车薪。
且边关传来消息,努尔哈赤虽暂无大动作,但其整合诸部,厉兵秣马,恐来年必有大战。
届时若饷械不继,后果不堪设想啊!”
万历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换上了惯有的不耐和厌烦:“又是军饷!户部难道就不会想别的办法吗?让辽东自己多屯田!总来找朕要钱!朕的内帑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让辽东自己多屯田,这几个字如同重锤,砸在叶向高心上。
他还想再争,万历却已挥挥手,示意他退下:“朕累了,此事容后再议。
”
叶向高看着皇帝那副逃避现实的模样,满腹的话语最终化为一声无声的叹息,躬身退出了大殿。
走出乾清宫,抬头望着北京城灰蒙蒙的天空,叶向高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
朝堂的党争,皇帝的怠政,边关的烽火,宫廷的阴谋……大明王朝,就像一艘千疮百孔的巨舰,正在缓缓滑向深渊。
而他,所能做的,却只是徒劳地试图堵住一两个漏洞。
与此同时,郑贵妃所居的翊坤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殿内奢华依旧,熏香袅袅,但气氛却压抑得令人窒息。
郑贵妃斜倚在软榻上,保养得宜的脸上此刻布满寒霜。
地上跪着她的那个心腹掌事太监,额头上冷汗直流。
“废物!都是废物!”郑贵妃的声音尖利,带着后怕和愤怒,“一个小小的皇商都处理不干净!竟然让人抓住了行贿的把柄!差点把火烧到本宫这里来!”
“娘娘息怒!息怒!”崔文升连连磕头,“那崔永贵自己蠢笨,行事不密,奴才……奴才也没想到东林那帮人盯得那么紧……幸好……幸好他没敢乱说……因为他曾私下与崔永贵的人接触过”
“幸好?!”郑贵妃猛地坐起身,抓起手边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这次是幸好!下次呢?!郭维城那个杀才!还有叶向高那个老匹夫!他们肯定都猜到了!他们这是在警告本宫!”
她胸口剧烈起伏,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但随即被更深的怨毒所取代:“太子……那个病痨鬼……命还真硬!这样都弄不死他!”
崔文升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爬上前压低声音:“娘娘慎言!隔墙有耳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郑贵妃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重新躺回去,闭上眼睛,半晌,才冷冷道:“罢了。
这次算他们运气好。
告诉咱们的人,最近都给本宫安分点!别再留下任何把柄!”
“是!是!”崔文升如蒙大赦,连忙应下。
“还有,”郑贵妃睁开眼,目光幽冷,“那个客氏……王才人那边的……让她把校哥儿给本宫看紧了!别再出任何岔子!那个小丫头片子(指朱徵妲)……邪性得很……想办法……别让她再靠近校哥儿!”
“奴才明白!”
风暴似乎暂时平息了。
崔永贵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推出来平息了所有人的怒火。
但东宫暖阁内,朱徵妲听着郭氏略带庆幸又难掩忧色的低语,心中却没有半分轻松。
崔永贵倒了,但他至死没敢吐出“磠砂”二字。
真正的黑手,依然隐藏在重重宫帷之后,毫发无伤。
皇帝的关注,再次回到了他的一亩三分地。
朝堂的党争,永远不会停止。
辽东的努尔哈赤,仍在磨着他的刀剑。
朱徵妲明白,她只是借力打力,除掉了一个外围的马前卒,延缓了对方的攻势。
而下一次,对方的反扑,只会更加凶猛和隐蔽。
她看向窗外,庭院中,朱由校正被客氏带着玩耍,客氏脸上那过分甜腻的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哥哥……她默默地攥紧了小拳头。
必须更快地长大,必须获得更多的力量。
在这吃人的深宫里,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保护想保护的人,才能……活下去。
这次,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了。
这日,东宫内,朱徵妲正迎来期盼已久的客人——外祖父郭维城和舅舅郭振明。
郭维城虽已致仕,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郭振明则一身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标准的锦衣卫千总打扮。
“外祖!舅舅!”朱徵妲迈着小短腿扑过去,被郭振明一把抱起。
“妲姐儿长高了。
”郭振明笑道,眼中满是疼爱。
郭氏在一旁看着,眼圈微红。
自从嫁入东宫,她与家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