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讲筵启纷争?帝心独断(2/3)
眼睛,心中微微一动。
妲儿似乎对“日讲”格外上心?这又是她的“感觉”?
联想起之前数次妲儿“无意”之言带来的转折,郭氏不由得多想了一层。
让校哥儿去听日讲?这似乎……也并非全是坏事。
校哥儿毕竟是皇长孙,若能早些接触圣贤之道,无论是对他自身,还是对东宫而言,或许都有益处?至少,能让他离客氏远一点……
但太子妃立刻又犹豫了。
太子尚在病中,她贸然提出让皇长孙去听日讲,是否会显得过于急切?惹人非议?而且,客氏和王才人那边……
就在郭氏犹豫之际,朱徵妲已经像个小炮弹一样冲了出去,直奔朱由校的房间。
朱由校正在客氏的“指导”下,摆弄几个新做的、更加精巧的木工构件。
客氏在一旁笑着夸奖,语气甜腻:“哥儿真是聪明绝顶,这手艺,将来定比那鲁班还强!”
朱徵妲冲进来,一把拉住朱由校的手,兴奋地嚷嚷:“哥哥!哥哥!外面要开日讲了!大学问家讲故事!我们去听!去听嘛!”
朱由校茫然地抬起头:“日讲?讲故事?”他显然对此毫无概念。
客氏脸上的笑容瞬间淡了下去,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不悦,连忙道:“哎呦我的妲姐儿,日讲那是大人们去的地方,枯燥得很,哪有校哥儿这些木头玩意儿有趣?校哥儿,别听妹妹瞎说,咱们继续玩这个……”
“不枯燥!有趣!”朱徵妲死死拉着朱由校不放,小脸涨得通红,开始胡说八道,“听说……讲大炮怎么造!讲房子怎么盖!可好玩了!哥哥去了,就能做出更大更好的木头大炮!更大的房子!”
她知道,只有用朱由校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打动他。
果然,朱由校的眼睛瞬间亮了!“大炮?房子?真的?”他对于结构、制作有着天生的狂热。
“真的!比真金还真!”朱徵妲用力点头,然后可怜巴巴地看向闻声赶来的郭氏和王才人,“母妃……王娘娘……让哥哥去吧……妲儿也想去……可是妲儿年龄小了……哥哥去了,回来讲给妲儿听,好不好?”
她把自己摆在一个可怜又懂事的妹妹位置上。
王才人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郭氏。
客氏则急道:“太子妃娘娘,王娘娘,校哥儿还小,那日讲规矩大,万一冲撞了……”
郭氏看着眼神渴望的朱由校,又看看一脸“纯真”期待的朱徵妲,再瞥一眼神色焦急的客氏,心中瞬间有了决断。
“校哥儿也确实到了该启蒙的年纪了。
”郭氏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日讲虽是御前讲席,但陛下既已下旨恢复,让皇长孙去聆听圣贤之道,感受朝堂正气,亦是好事。
至于规矩……多派几个稳妥的嬷嬷太监跟着,小心伺候便是。
回头本宫会向陛下和太子禀明此事。
”
她一句话,直接将此事提升到了“皇长孙教育”和“感受朝堂正气”的高度,甚至搬出了“向陛下禀明”,客氏顿时哑口无言,脸色青白交错。
王才人见郭氏主意已定,也不敢再多言。
于是,在朱徵妲的“胡搅蛮缠”和郭氏的顺势推动下,皇长孙朱由校即将参与日讲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宫廷。
叶向高等人得知后,大为惊喜!这简直是意外之喜!皇长孙若能接受正规教育,于国于民都是大幸!他们立刻精心挑选了几位学问渊博、品行端正且善于引导的东林派讲官,准备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万事俱备。
日讲第一日,文华殿偏殿。
气氛庄严肃穆。
朱由校穿着特制的小朝服,被嬷嬷和太监们前呼后拥地送来。
他小脸上满是紧张和好奇,紧紧抓着一个他非要带来的小木锤。
讲席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翰林正要开讲《大学衍义》。
然而,课程刚开始不到一刻钟,意外就发生了。
老翰林抑扬顿挫的之乎者也,对于年仅三岁多、毫无基础的朱由校来说,无异于天书。
他很快就坐不住了,开始扭来扭去,眼睛不住地往窗外瞟,手里的小木锤蠢蠢欲动。
“殿下,请看此处,‘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老翰林试图引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由校却突然指着殿内一根雕龙画凤的梁柱,大声问:“老先生,那个龙的眼睛,是怎么嵌进去的?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老翰林:“……”
陪读的太监嬷嬷们吓得脸都白了,连忙低声劝阻。
课堂秩序瞬间被打乱。
接下来的时间,几乎成了朱由校的个人“提问”专场。
他对经义毫无兴趣,却对殿内各种建筑结构、装饰工艺、甚至讲官衣服上的刺绣产生了浓厚兴趣,问题千奇百怪,问得老翰林满头大汗,哭笑不得。
第一次日讲,就在这种鸡同鸭讲、哭笑不得的混乱中结束了。
消息传回,等着看笑话的人(如郑贵妃一党)嗤之以鼻,觉得这皇长孙果然顽劣不堪,难成大器。
支持者则暗自叹息,觉得孺子不可教也。
东宫内,客氏抱着“受尽委屈”的朱由校,心肝肉地叫着,话里话外都是“那日讲无趣至极,白白让哥儿受罪”,试图彻底断绝他再去的念头。
朱由校自己也瘪着嘴,对郭氏和朱徵妲抱怨:“不好玩!听不懂!不如做木头玩具!”
郭氏见状,也心生犹豫,是否还要继续。
唯有朱徵妲,看着垂头丧气的朱由校,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第一步,虽然混乱,但成功了!哥哥走出了东宫,接触了外人!
接下来,该进行第二步了。
是夜,她又开始了“梦境”。
这次,她梦见的不再是白胡子老头,而是文华殿那根雕龙的柱子。
她在梦中咯咯笑,手舞足蹈地对守夜的郭氏说:“……龙龙……飞走了……因为……哥哥问它话……它害羞了……”
“……哥哥……厉害……木头……能让龙龙眨眼睛……”
“……老先生……胡子……像……刨花……好玩……”
郭氏听着女儿颠三倒四的“梦话”,又是好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