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圣意裁风云?群英汇东宫(1/3)
…李半天,他的同兴镖局遍布江南,武功高强,交游广阔,与各地卫所军官也多有交集…沈砚,此人…”郭维城顿了顿,压低了声音,“确是戚家军旧部后人,一身本事深得戚少保真传,尤其擅长沙场阵法和刀术,如今…就在我们锦衣卫中任职,是个百户,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
”
郭振明倒吸一口凉气,父亲对这些人竟如此了解!
郭维城继续道:“最要命的是戚家这几个人。
戚金、戚祚国、戚报国、戚昌国、戚兴国…戚少保的养子和亲生子,几乎全在上面了!他们如今散落各地,有的在边镇做些小官,有的甚至赋闲在家,但朝廷从未停止过对他们的‘关注’。
”他特意加重了“关注”二字,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至于这黄善娘、张神武,”郭维城沉吟道,“应是纯粹的民间武林人士,名声局限于地方,但既然被列入名单,想必有其过人之处。
尤其是这黄善娘,一介女流,能组织娘子军,绝非寻常人物。
”
分析完人员,书房内再次陷入沉默。
问题的核心已然浮现:怎么办?
“父亲,我们…”郭振明艰难地开口,“是否暗中先接触几人?以妲妲需要武艺师父为名,徐徐图之?”他内心极度矛盾,既想为东宫抓住这个机会,又怕动作太大,反而害了妹妹和外甥女。
郭维城缓缓摇头,目光深沉地看着儿子:“明儿,你糊涂了!我们是谁?我们是锦衣卫!我是佥事,你是千户!但这锦衣卫,终究是陛下的锦衣卫,指挥使上面,坐着骆思恭骆大人!”
他站起身,语气凝重:“搜寻武林高手,暗访戚家后人?这般动作,怎么可能瞒得过骆大人的耳目?更何况是涉及东宫班底此等敏感之事!一旦被陛下从其他渠道得知,你我隐瞒不报,届时是什么罪名?你我可不仅仅是丢官去职那么简单!甚至会牵连太子、太子妃,还有…妲妲!”
“那…那难道就当作没看见?”郭振明不甘心,这份名单背后的意义实在太重大了。
“当然不是!”郭维城断然道,眼中闪过老练政客的精明,“瞒,是下下策,是取祸之道。
我们必须上报,而且要光明正大地通过骆指挥使上报给陛下!”
“可是妲妲她…”郭振明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这正是关键所在!”郭维城压低了声音,“我们不能强调这份名单‘出自’妲妲之手,更不能渲染她如何‘神奇’。
我们要将重点放在名单‘本身’和其背后的‘天意’上!”
他细细谋划道:“我们就说,妲妲近日时常梦呓,提及‘白胡子老爷爷’教她认字画画,我们起初并未在意。
今日她突然将此画交予你,你回来后无意间发现内藏字迹,惊疑不定,立刻来与我商议。
我们父子二人仔细研判后,发现名单上竟多是忠勇可用之才,深感震惊,觉得此事实在玄妙,非人臣所能擅断,故即刻上报。
”
“我们将‘托梦’之事,模糊处理,推给冥冥之中的‘皇祖’或‘天意’,而非妲妲本人有何特异。
陛下素信天命,对此类玄虚之事,宁可信其有。
如此一来,既解释了名单来源,又将妲妲从中摘了出来,她只是一个传递‘天意’的稚子孩童,而非心智近妖的怪物。
”郭维城缓缓道,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最重要的是,我们将最终的决定权,交给陛下。
由陛下圣裁,是否要依照这份‘天赐’的名单行事。
如此,我们既尽了臣子的本分,不隐瞒、不结党,又将一份可能巩固国本、增强边防的良策呈于御前,无论陛下如何决断,我郭家都无过错,甚至有功。
东宫和妲妲,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
郭振明听完父亲的分析,茅塞顿开,背后却惊出一身冷汗。
姜还是老的辣,父亲这一手,看似退让,实则以退为进,将所有的风险和责任都巧妙地转移了,同时最大可能地保住了机遇和保护了家人。
“父亲深谋远虑,孩儿不及!”郭振明心悦诚服。
“事不宜迟,”郭维城当机立断,“我这就修书一封,附上此名单原件,你立刻亲自去求见骆指挥使,说明原委,请他定夺转呈陛下。
记住,态度要恭敬,言语要谨慎,只陈述事实,尤其要强调我父子二人对此事不敢擅专,一切听凭陛下圣意。
”
“是!父亲!”郭振明郑重接过那封仿佛重若千钧的纸条,心中已然明了父亲的全部谋划——唯有将一切摊开在阳光下,才能确保阴影中的幼小花蕾,不致被突如其来的风雨摧折。
而这份名单是福是祸,最终将由紫禁城最高的那位主人来定夺。
他们郭家要做的,就是忠实地扮演好发现者、呈报者和执行者的角色,绝不越雷池半步。
万历皇帝独坐在乾清宫的暖阁内,烛火摇曳,将他略显佝偻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宫墙上。
三十六年的帝王生涯,早已将他磨砺得如一块深潭中的沉石,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流汹涌。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躬身立于阶下,手中捧着一份看似寻常的名单。
这份名单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出自皇帝年仅两岁的小孙女之手,更在于末尾那行小字:“以找护卫为名,暗中联络,打造东宫班底。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来聘,曹州查拳传人...程宗猷,少林寺学艺...黄善娘,漳州女武师...”万历轻声念着这些名字,指尖在戚家五子的名讳上停留良久。
“戚金,戚祚国,戚报国,戚昌国,戚兴国...”
他的声音在空荡的殿中回荡,带着几分莫测的深意。
骆思恭屏息凝神,不敢多言。
万历忽然冷笑一声:“两岁孩童,能写出这般名单?还能想到‘以找护卫为名’?”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纸背,看清背后的真相。
骆思恭谨慎回禀:“陛下明鉴。
据郭千户所言,小郡主近日常提及有穿道袍的白胡子老爷爷托梦教诲...”
“托梦?”万历打断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讥诮。
他朱翊钧十岁登基,在这龙椅上度过了三十六个春秋,什么把戏没见过?那些文臣们整天说什么“天人感应”、“祥瑞征兆”,不过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罢了。
然而...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名单上。
这些人的选择,却显示出非同寻常的眼光。
不是简单的武林高手,而是各有特长:有教授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