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疑云与系统的低语(2/3)
起来有些疲惫和严肃。
“好的,李老师,我马上到。
”何月山心中了然。
鱼儿上钩了,而且不止一条。
教职工办公楼里略显冷清。
何月山敲开李教授办公室的门,发现系主任张宏远教授也在。
两位老师的脸色都不太轻松。
“月山,坐。
”李教授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叹了口气,“刚才仪式上的事…你到底怎么回事?”
何月山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恭敬地向两位老师问好,然后才坐下,表情坦然:“张主任,李老师,我只是确实有些技术上的疑惑,想向王栋学长请教。
可能问题太具体,场合不太合适,是我考虑不周。
”
张主任手指敲着桌面,目光锐利地看着他:“只是请教?我怎么听着,你像是在质疑王栋项目的真实性?”
何月山迎着他的目光,没有躲闪:“主任,我只是基于技术本身提问。
王栋学长的论文和演示我都认真学习过,确实很出色。
但也正因为认真学了,才会发现一些我自己想不通的地方,所以想找原作者求证一下。
毕竟,弄懂算法背后的思路,比单纯看结果更重要,不是吗?”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完全是一个好学学生的姿态。
李教授皱着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他对自己这个学生还是有些了解的,踏实肯干,就是性格有点闷,不像是会无事生非的人。
他看向张主任:“老张,月山说的也有道理。
不过,王栋那个项目,当时答辩委员会都看过,确实有其亮点…”
“亮点归亮点,”张主任打断他,目光依旧盯着何月山,“何月山,你老实说,你是不是觉得王栋的项目,和你的毕业设计有什么…相似之处?”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滞了。
何月山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斟酌措辞,然后才缓缓开口:“两位老师,我的毕业设计,从开题到定稿,每一步都是在李老师指导下完成的,所有实验数据、代码迭代版本,我都保留着完整的记录。
”他没有直接回答相似与否,而是先强调了自己的规范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王栋学长的项目,”他继续道,“我只是在公开答辩和论文里看到过最终成果。
确实在某些大方向上,我们的思路有接近的地方,毕竟都是基于图像处理做识别。
但技术实现上,是否有更细节的…关联,我没有证据,不能乱说。
”
他以退为进,既点出了可能性,又摆出了不轻易诋毁他人的姿态。
李教授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看向张主任:“老张,你看这…”
张主任沉吟片刻,脸色严肃:“学术诚信是底线。
这件事,不能单凭几句口头的质疑。
何月山,你说你保留了所有记录?”
“是的,主任。
从最初的需求分析、算法选型论证,到每一个版本的代码、每一次实验的原始数据截图和日志,都有备份。
”何月山肯定地回答,“如果需要,我可以随时提供。
”
“好。
”张主任点点头,“你把你的所有原始资料,整理一份,明天…不,今天下班前就交到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