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技术和基础组件,严重依赖于国外进口的核心芯片、基础算法库以及商业软件授权。
公司的许多所谓“创新”,更像是在别人的地基上进行精装修,缺乏真正自主可控的硬核创新能力。
这座华丽的大厦,根基并不牢靠,甚至布满了裂纹。
这也就完美地解释了,为何仅仅一个图像传感器驱动参数的兼容性问题,就能引发整个系统如此剧烈的连锁反应,乃至牵动高层那敏感的神经。
同时,他的一部分注意力,始终如同高精度雷达般,密切监视着那封匿名邮件投出后可能激起的每一丝涟漪。
凭借【过目不忘】捕捉到的零星信息碎片——走廊里偶然飘入耳中的半句对话、同事屏幕上一闪而过的邮件标题、某位经理匆匆赶往某个临时会议时凝重的表情——他大致拼凑出一些后续:
研发部的总经理陈总,似乎对那封邮件给予了不同寻常的重视。
据说他不仅仔细阅读了,甚至私下召集了一个极小范围、极其保密的技术讨论会。
与会者都是他信得过的心腹技术骨干。
会议的内容无人得知,但气氛据说相当严肃。
然而,蹊跷的是,这次小范围的讨论之后,便再无任何下文。
邮件中所揭示的严重问题,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引发大规模的技术调研或项目审查。
它就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虽然激起了一圈涟漪,却迅速被无形的力量抚平、压下,重新归于沉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必然有强大的阻力介入,来自于赵志坚,甚至可能来自于比赵志坚更高的层面。
他们不愿意让这件事被深入追究,无论是因为利益关联,还是为了维护表面的稳定,亦或是更复杂的权力考量。
阻力越大,越说明他们心虚,也越让何月山确信,那封邮件精准地戳中了他们的要害,触及了那不愿被外人知晓的、或许与公司根基相关的秘密。
日子就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与暗地的汹涌中一天天流逝。
何月山像一颗被随意丢弃在角落的种子,无人问津,甚至被人有意无意地遮蔽了阳光。
但他并未枯萎,反而在无人可见的阴影深处,默默而疯狂地伸展根系,贪婪汲取着一切所能接触到的养分,等待着或许渺茫、但必然存在的破土而出的时机。
然而,他面临一个极其现实且紧迫的问题:系统积分。
积分来源太慢了。
完成吴建邦派发的那些琐碎边缘任务,奖励的积分微乎其微,几乎如同杯水车薪。
上一次解决驱动故障所获得的“贡献度奖励”算是意外之喜,但在当前这种被刻意孤立和边缘化的处境下,类似的机会几乎不可能再出现。
而没有积分,就无法兑换【技能库】里那些令他眼馋不已的高级技能——【深度学习加速】、【跨学科灵感】、【隐性逻辑洞察】……每一个都可能带来质的飞跃。
不仅如此,长期维持【过目不忘】和【逻辑分析】的全功率运转,对他自身的精神力也是一种持续的消耗。
尽管有【精神力恢复(初级)】的被动效果支撑,但这种恢复速度,渐渐开始跟不上他疯狂汲取知识所带来的巨大消耗。
他偶尔会感到太阳穴传来隐隐的胀痛,那是大脑过载的轻微预警。
若想持续保持这种高速成长,他必须找到新的、稳定的积分来源。
【超维逻辑分析】天赋持续在后台运行,冷静地推演着各种可能性路径,评估风险与收益。
直接进行技术革新或提出方案?在当前的处境下,任何成果极大概率会被上级轻易窃取或直接压制,为人作嫁衣裳的同时还可能暴露自己,风险极高。
向外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