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旧友与新途(2/3)
耗神。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你…自己多注意点。
有时候,技术反而不是最难的。
”
这已经是相当直接的提醒了。
何月山能感受到这份善意的重量。
她像是忽然想起了这次见面的起因,切入正题:“对了,你之前在线上问起恒远的情况,是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她放下水杯,目光坦诚地看向何月山。
何月山也放下了手中的奶茶杯。
脑海中,【超维逻辑分析】的天赋无声运转,快速评估着眼前的对象:微表情自然,语气真诚,提及迅科时带有不易察觉的负面认知倾向,对技术本身保有热情……综合判断,可信度较高,可作为潜在的信息交换与合作节点。
“确实有点不成熟的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何月山身体微微前倾,措辞谨慎却并不闪烁其词,“不瞒你说,入职这段时间,我有个挺深的感受。
迅科目前的产品和技术路线,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点…陷入路径依赖了。
过于追求快速上市和市场规模,过度依赖国外现成的核心方案和算法库,像是在别人的花园里栽花,虽然看起来繁茂,但缺乏最根本的、从土壤开始的创新能力。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唐茹的反应。
见她听得认真,并无反驳之意,便继续说了下去:“恒远虽然规模小一些,名声不如迅科响亮,但我之前隐约听说过,你们的技术作风好像更扎实,更愿意投入资源去啃那些基础的、硬核的骨头?不知道我这个印象对不对?”
唐茹的眼睛明显亮了起来,仿佛找到了知音。
她用力点了点头:“嗯!你这个感觉一点没错。
我们公司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的老板,本身就是研发出身,对核心技术有种偏执一样的看重。
他常说要‘磨好豆腐’,虽然慢,可能一时半会儿看不到暴利,但东西做得扎实,心里踏实。
我们现在全力攻关的这个新产品,就是想在小型化高精度图像传感器领域,尝试突破一下国外大厂的垄断。
”
说起技术和公司的项目,她的脸上自然而然地洋溢起一种热情和专注的光彩,语速也稍稍加快,与学校里那个安静甚至有些内敛的系花形象判若两人。
这种基于热爱而产生的鲜活气,让她整个人显得更加生动明亮。
何月山心中蓦然一动。
小型化高精度图像传感器——这几乎是未来智能感知领域的核心基石之一,从自动驾驶到精密检测,从AR/VR到医疗影像,应用前景极其广阔,但技术壁垒高得吓人,涉及材料学、精密光学、集成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算法等多个硬核领域的深度融合。
恒远电子居然敢碰这个方向,其技术野心和魄力,远超他之前的预估。
“这是个非常了不起,也非常有挑战性的方向。
”何月山适时地表现出恰到好处的兴趣和尊重,“具体主要在哪些方面卡脖子?是新型感光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工艺?微透镜阵列的精密排布与校准?还是后端低噪声高保真信号读出与处理算法的瓶颈?”
问题一个接一个,精准地命中了这类传感器研发中最棘手的几个关键难点。
唐茹略显惊讶地看了何月山一眼,随即兴致被彻底激发出来。
她开始详细地介绍起来,从材料选择的困境,到制程中遇到的良率问题,再到算法层面如何消除噪声和补偿硬件缺陷的挑战。
她并没有透露核心机密,但讨论的深度已经远超一般的技术闲聊。
何月山虽然前世的主攻方向并非传感器设计,但他强大的【过目不忘】能力让他记住了海量的相关文献,而【逻辑分析】天赋赋予他的那种高屋建瓴、直指核心的洞察力,让他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问题,或者提供一些来自其他技术领域的、极具启发性的思路。
他的有些建议,让唐茹陷入沉思,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