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下村通知(1/3)
会议纪要的初稿被王守礼主任毫不留情地退回,如同一盆冰水,将李腾初来时的些许兴奋与自信浇得透心凉。
他独自在办公室里对着那份布满红笔印记的稿子坐到深夜,窗外山镇的夜寂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失败的苦涩啃噬着他,但更强烈的是一种不甘和倔强。
他反复咀嚼着王主任那句“在机关,文字工作不仅仅是文采,更是责任”,开始强迫自己摒弃学生式的思维,尝试以一名基层工作者的视角,去重构那场会议的核心脉络。
他不再追求记录的“全面”,而是努力回忆每个领导发言时最强调、其他与会者最关注的点。
他将那些模糊的方言词汇根据上下文反复揣摩,将跳跃的话题尝试归类到不同的工作板块下。
遇到实在不确定的地方,他破天荒地主动去请教了正准备休息的张小斌。
张小斌虽然年轻,但毕竟多待了一年,对镇里的人和事熟悉不少,他提供的零碎信息,如同关键拼图,帮助李腾理清了不少迷雾。
第二稿完成时,已是凌晨。
他将稿子交给张小斌把关。
张小斌看得很仔细,指出了几处对本地情况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又帮他润色了几句过于书面化的表达。
“这下像点样子了,”张小斌打着哈欠评价道,“至少王主任不会再说你写的是小说了。
”
第二天,李腾怀着更加忐忑的心情将第二稿交给王守礼。
王主任依旧看得很慢,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良久,他放下稿子,只简单说了一句:“放这儿吧,我再看一下。
”没有表扬,但也没有否定。
李腾知道,这或许就是基层工作中最常见的“通过”方式——沉默,意味着尚可接受,仍需努力。
就在他以为今天又将是在誊抄文件和打扫卫生中度过时,王守礼接了一个电话后,对他吩咐道:“李腾,县里刚发来一个紧急通知,是关于后天全县卫生大检查的,要求传达到各村。
你马上给各村村部分别打电话通知一遍,确保村长或支书接到通知,做好迎检准备。
名单和电话号码在那边柜子第一个抽屉里。
”
“打电话通知?”李腾心里微微一松,这听起来比写会议纪要简单多了。
他应了一声,立刻去找到那个贴着各村联系方式的旧笔记本,翻开一看,上面用圆珠笔或钢笔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名、负责人姓名和一串串电话号码,字迹各异,有些已经模糊。
他坐回自己的座位,拿起桌上那部老旧的摇把式电话机。
黑色的胶木外壳油光发亮,显然是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笔记本上的顺序,首先拨通了距离镇政府最近的石鼓村的号码。
“喂?喂?找哪个?”电话接通了,那边传来一个粗犷而带着浓重乡音的中年男声,背景音里还有鸡鸭的叫声。
“您好,我这里是青林镇政府党政办,我姓李。
”李腾尽量让自己的普通话清晰、语速放慢,“找一下石鼓村的村长王富贵同志。
”“我就是!啥子事嘛?”对方的嗓门很大,震得听筒嗡嗡响。
“王村长您好。
县里后天要组织卫生大检查,要求各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