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许可证刚到手,订单雪片飞来?(2/3)
。
随着他一脚踩下踏板,“哐”的一声巨响,震得地面微颤,火花如金雨般四溅,映亮了他布满老茧的手和花白的鬓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标准的连接件应声而出,边缘整齐,带着金属被瞬间塑形后的余温。
紧接着,张大力戴上面罩,手持焊枪,按下开关,“滋——”一道刺目的电弧光划破空气,伴随着持续不断的“滋滋”声,焊花飞溅,像夏夜的萤火。
一道漂亮的鱼鳞纹焊缝迅速成型,焊枪移动的节奏沉稳有力。
他放下焊枪,拿起角磨机,“嗡”的一声启动,高速旋转的砂轮与焊点摩擦,发出尖锐的呼啸,火星如红蛇乱窜。
原本粗粝的焊疤转眼间变得光滑平整,指尖抚过,触感如冷玉般顺滑。
最后,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李卫国拿着一本手写的册子走了过来,纸页边缘已微微卷起,墨迹深浅不一,是他自己设计的“质检流程表”。
他戴上白手套,动作一丝不苟,从尺寸、角度、焊缝强度、表面平整度等七个方面,逐一核验,并在表格上打勾确认。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严谨得像是在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三家小餐馆老板看得目瞪口呆,而那位赵包工头更是啧啧称奇,他走上前,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那个刚打磨好的构件,金属的凉意透过指尖,眼中精光一闪:“小兄弟,你们这标准,比我以前合作的那些正规厂子还要严!”
李默的笑容里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赵老板,我们没背景,没靠山,想活下来,就只能靠这两个字——质量。
”
赵包工头被他这句话镇住了,他盯着李默看了足足十秒,终于用力一拍大腿:“好!就冲你这句话,这货我给你了!新建小区,一共十二户阳台,统一做雨棚,图纸我带来了。
总价四千八百块,三天之内,能不能交货?”
“能!”李默斩钉截铁。
合同签下,预付款到手,整个“学生厂”都沸腾了。
然而,这股喜悦的气氛,却像一根针,狠狠刺痛了另一个人。
城西的老茶馆里,孙瘸子正翘着二郎腿,听着旁边茶客添油加醋地描述着“学生厂接了大活”的场面。
茶碗里的茶水泛着油光,他脸上的横肉一抽一抽,听到“四千八”这个数字时,再也忍不住,“哐当”一声,一脚踹翻了身前的八仙凳!
粗瓷碗摔在地上,碎裂声刺耳,茶水泼洒一地,蒸腾起一股苦涩的热气。
“临时许可算个屁!”他啐了一口浓痰,落在青砖地上,黏腻发亮,眼中满是阴鸷,“没有营业执照,税务也没登记,这就是个黑窝点!老子去举报他偷税漏税!”
孙瘸子说到做到,当天下午就直奔税务局,用公用电话打了个匿名举报。
话筒冰冷,拨号声单调重复。
接着,他又跑到城建监察大队,投诉李默的厂房是“违规搭建的生产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他满以为,这两记重拳下去,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仔不死也得脱层皮。
然而,第二天他托人去打听结果,得到的回应却像两盆冷水浇在他头上。
税务局回复:“经核实,该单位属于教育系统扶持的试点项目,相关税收政策正在协调,暂缓介入。
”城建监察大队也给出了类似的答复:“该项目已向街道报备,属于特殊情况,暂不按违建处理。
”
“好啊!”孙瘸子在自己那间阴暗的铺子里怒极反笑,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昏黄的灯泡在他脸上投下扭曲的阴影,“有人罩着是吧?行!官方的路走不通,那就让他们自己‘出事’!”
他想到了两个曾经跟着他干过活,后来因为手脚不干净被他赶走的零工。
他立刻把这两人约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从口袋里摸出五张崭新的百元大钞,纸币的油墨味在潮湿的空气中格外清晰,他拍在其中一人的手里。
“别的话我不多说。
”孙瘸子的声音阴冷得像蛇信子,“想办法混进那个学生厂,在他们交货之前,给我搞砸一批产品。
事成之后,这五百块就是你们的。
记住,要做得像意外,别让人抓到把柄!”
第三日清晨,天还未亮,车间里已经灯火通明。
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鸣,照得金属表面泛白。
为了按时交付雨棚,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赶制最后一组构件。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割的刺耳声、焊枪的“滋滋”声和一股淡淡的焦糊味,那是连续作业的电机过热的气息。
李默端着一杯浓茶,瓷杯温热,茶水苦涩,他在成品堆放区做最后的检查。
当他拿起一套刚刚焊接完成的雨棚斜撑件时,眉头猛地皱了起来。
指尖触到焊缝,明显不平,角度也偏得离谱。
他立刻拿起卡尺和角度规一量,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六套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