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课本里的公式,焊成了第一台“印钞机”?(2/3)
屋里重新恢复了平静。
窗外风声渐歇,唯有远处折弯机低沉的“嗡——嗡——”声,如心跳般持续搏动。
李默正对着电脑整理今天的验收报告,指尖敲击键盘的“哒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脑海中,那熟悉的金色光幕再次弹出。
【主线任务Ⅰ-3:‘绝境反击’已完成。
】
【任务评价:完美。
你不仅完成了项目,更以无可辩驳的证据链维护了团队的声誉,并成功引爆了潜在的程序正义问题。
】
【任务奖励发放中……】
【恭喜宿主获得:初级资本运作技能(可设计简单的融资结构、撰写商业计划书、进行基础的成本收益分析)。
】
【恭喜宿主解锁:政策补贴申报权限(可定向扫描、匹配并一键生成符合地方政策的补贴申请报告模板)。
】
李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指尖触到冰凉的杯壁,茶已凉透,但他浑然不觉。
资本运作,这正是他眼下最需要的东西!
光靠修桌椅赚的这点辛苦钱,只能勉强维持团队运转,想要实现“让全县下岗工人都有活干”的宏愿,无异于杯水车薪。
他需要资本的杠杆,撬动更大的资源。
就在这时,苏晓芸踩着月光,快步走了进来,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凝重交织的神情。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进一阵夜风,吹动了墙上的5S分区图,纸页轻颤。
“李默,出大事了。
”她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纸张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孙瘸子他们被连夜审讯,全招了。
不仅是破坏桌椅,还牵扯出总包方偷工减料、虚报成本的案子。
县里震动,连夜成立了专项调查组。
你们……这次是捅了马蜂窝,但也立了大功!”
“这只是他们咎由自取。
”李默平静地说道,指尖摩挲着文件边缘,触感粗糙。
“不,不止是这样。
”苏晓芸的眼睛亮得惊人,“因为这件事,县发改委正在紧急讨论的‘县域中小企业技改试点’项目,你们‘启航’被直接提名为重点考察案例!他们认为,你们这种‘低成本、高效率、标准化、可追溯’的生产模式,非常适合我们县大量被淘汰的家庭作坊和下岗工人团队转型。
这是红头文件的初稿,你看看!”
李默接过那份还带着油墨香气的文件,目光落在“启航模式”四个字上,心跳不由得加速。
一个远比修几百套桌椅大得多的机会。
“晓芸姐,”他抬起头,目光灼灼,“这个试点,我们能争取到什么?”
苏晓芸被他的眼神看得一怔,随即正色道:“如果能被选为试点,你们将获得包括低息贷款、场地支持、税收减免在内的一揽子扶持政策。
更重要的是,你们将成为全县的标杆!县里希望你们能拿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带动其他下岗工人团队创业。
”
她看着铁皮屋内外,那些虽然简陋却井井有条的工位,看着墙上用粉笔画的5S管理分区图,看着那张不断有新订单加进来的加工清单,轻声感慨:“李默,你们不只是在修桌子,你们可能真的在重新定义,一个‘小厂子’到底能干多大的事。
”
送走苏晓芸,李默独自站在夜风中。
风拂过脸颊,带着金属冷却后的微腥。
那台租来的小型折弯机还在嗡嗡作响,张大力正带着两个新来的学徒工,连夜赶制下一批订单。
机器的轰鸣声在此刻的李默听来,宛如未来工厂奏响的序曲。
“这才哪到哪……”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火焰,“下一步,我要让全县的下岗工人,都有活干,有钱赚,有尊严!”
他转身走向车库旁的石墩,准备拿起那本被他翻得卷了边的《工业工程基础》再看一会儿。
纸页粗糙,边角卷曲,却承载着他无数次深夜的思索。
然而,他的目光却被书下压着的一张纸吸引了。
那是一张A3纸打印的复印件,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