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师的孩子,比课桌还难修?(3/3)
航工坊愿与全校师生一起,让节约成为习惯,让动手成为风尚。
”
这封信和两台新奇的机器,立刻成了全校的焦点。
学生们课余时间可以亲手操作,将一张张破损的桌椅变得焕然一新,成就感爆棚。
县教育网的记者闻讯而来,一篇名为《青阳一中“启航工坊”引领校园节约新风尚》的新闻稿,迅速登上了网站头条。
周国栋在办公室里气得把报纸都撕了,纸屑边缘锋利,划破指尖也浑然不觉,怒斥这是“哗众取宠的歪门邪道”,可他还没来得及发难,就被校长王德发一个电话叫了过去。
“老周,沉住气。
”王德发慢悠悠地泡着茶,茶香袅袅,水汽模糊了镜片,“现在舆论上去了,县里都在看着,你这时候去压,压不下来,反而显得我们校领导班子格局小。
”
更让周国栋感到难堪的是,在校董会召开前的预备会议上,几位向来不怎么发言的老教师竟然公开表示:“那个叫李默的小伙子虽然年轻,但他做的这些事,比某些人天天挂在嘴边的报告,要实在得多。
”
一时间,风向似乎全变了。
校董会召开的前一夜,雨终于停了。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铁锈混合的气息,清冽而沉重。
董文澜再次登门,这一次,他带来了一封用毛笔亲手写就的信。
信的末尾,不仅有他的签名,还郑重地按上了一个鲜红的指印,像一枚烙印,灼热而庄重。
他将信递给李默,眼神中满是欣赏与郑重:“小李,我这把老骨头,支持你。
不是因为你帮了志远,而是因为你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念书考试,更是要教会孩子们敢想、敢做,敢于去改变自己看不过去的事情。
我支持你,试运营三年!”
李默双手接过那封尚有余温的信,指尖触到纸面的粗糙与墨迹的微凸,心中一块巨石轰然落地,还未来得及开口道谢,一道冰冷的机械音在他脑海中骤然响起:
【叮!隐藏任务Ⅰ-4进度更新:已获得1/2校董书面支持!】
窗外,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草叶的湿润气息。
远处,林诗雨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厂区外的小路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这一次,她没有匆匆走过,而是停下了脚步,举起手机,对着墙上那块刚刚挂上去的“启航工坊·修旧如新”的标语,拍下了一张照片,随手发往了一个没有命名的通讯组。
而在教导主任办公室里,周国栋缓缓地、一寸一寸地撕碎了自己早已起草好的《关于立即收回废弃厂区管理权的紧急提案》。
碎纸屑飘落在地,像一场无声的雪,覆盖在冰冷的地板上。
他抬起头,看着窗外李默工坊的方向,眼中未熄的怒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靠几个老头老太太的支持,就以为能站稳脚跟了?天真!”他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牙齿咬紧,声音从齿缝间挤出,“还有两个月……等到了校庆日那天,才是你真正的死期!”
李默刚刚将董文澜的亲笔信小心翼翼地收好,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铁皮屋的门,金属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冷风扑面而来,带着泥土与希望的气息。
就在这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划破了夜的宁静。
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在他面前猛地停下,车门上“劳动监察”四个蓝色大字在昏暗的路灯下显得异常冰冷。
车门拉开,几个身穿制服、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快步走了下来,径直朝着他走来。
为首那人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上下打量着李默和身后的铁皮屋,冷冷地开口。
“你就是这里的负责人,李默?”
喜欢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