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时不眠,焊出个“活”系统?(2/3)
后面精彩内容!
李默正蹲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手持一截粉笔,以一种近乎疯狂的专注,在地面上绘制着一幅巨大的三维剖面图。
他的指尖因反复摩擦地面而微微发红,膝盖下的水泥地已被汗水浸出两片深色痕迹。
那复杂的机械结构,精密的齿轮咬合,在他笔下竟被拆解得一清二楚,线条精准得仿佛是用CAD软件绘制而成。
他的眉头紧锁,整个人散发出一股生人勿近的强大气场,连空气都仿佛凝滞了几分。
“你……你真打算修它?”林诗雨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来之前她已经打听清楚了,那台磨床就是个天坑,全县最顶尖的老师傅,十年前就集体宣判了它的死刑。
李默从沉思中抬起头,看到是林诗雨,眼神柔和了些许。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掌心传来细微的刺痛——那是粉笔灰渗入干裂皮肤的触感。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对。
越是没人敢碰的,才越有可能触发我想要的变化。
”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就在他决定挑战这台磨床的瞬间,系统面板悄然更新了一条全新的任务。
【挑战任务Ⅱ-1:完成高精度复合设备修复(海勒500)】
【任务奖励:未知】
奖励未知,意味着潜在的回报超乎想象!
就在这时,老陈头也闻讯赶来,他看着李默,满脸忧色:“小默,使不得啊!那台机器是全县的‘禁地’,金贵得很,修不好是小事,万一再弄坏点什么,那可是要砸了我们启航刚立起来的招牌啊!”
李默的目光扫过老陈头,又看了看旁边同样忧心忡忡的王建国和张大力,他的语气没有丝毫动摇,反而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决然。
“王哥,联系拖车。
”他直接下令,而后才看向老陈头,一字一句地说道:“陈叔,招牌砸了,也是我们启航自己砸的,不是别人逼着我们退的!这口气,我咽不下!”
磨床运抵厂区的那天晚上,天公不作美,暴雨倾盆。
豆大的雨点砸在铁皮屋顶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像无数面战鼓被同时擂响。
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形成一道道水帘,车间内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铁锈与湿水泥混合的腥味。
李默带着张大力和老陈头,三人披着雨衣,在灯光下彻夜拆解。
随着外壳被一层层剥开,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主轴轴承因为长期的锈蚀和磨损,已经彻底粉碎,变成了残渣,指尖一碰便簌簌落下,像干枯的骨灰。
最致命的,是作为大脑的PLC控制系统,因为车间漏雨,内部严重受潮,线路板上布满了铜绿色的腐蚀痕迹,像一块长满了霉菌的废铁,散发着淡淡的酸腐气息。
“完了……”老陈头瘫坐在地上,喃喃自语,“这神仙也救不活了。
”
更棘手的问题还在后面。
即便能修复电路,缺少专用的伺服电机检测仪,根本无法校准电机的反馈信号。
没有精确的校准,这台高精度磨床就算能动,也只会生产出一堆废品。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李默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
他命令张大力,将厂里那台刚刚修好的折弯机上的光栅传感器拆了下来,硬生生将其临时改装成了一个模拟信号测试平台。
然后,他搬来一台破旧的电脑,用最基础的Excel表格,竟然建立起一个简易的数据模型,用来推演伺服电机的运行曲线!
厂区外,一个身影蜷缩在垃圾堆旁的角落里避雨。
是安建国。
自从校庆那天被李默的技术折服后,他就鬼使神差地总在启航厂附近徘徊。
今晚,他本想找个地方躲雨,却偶然透过铁皮屋的破窗,看到了里面的场景。
昏黄的灯光下,那个少年蹲在那台连他都不敢多看一眼的德国设备前,一手拿着万用表,一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无数数据瀑布般滚过。
他的眼神专注得如同一把即将刺入病灶的手术刀,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一连串安建国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反馈增益太高,调整PID调节参数……”
“滤波电容失效,用钽电容替代,耐压值要翻倍……”
“这个波形不对,有干扰,是接地问题……”
安建国浑身一震,仿佛被雷电劈中。
他死死地盯着李默的手法,从测点选择到数据分析,再到大胆的硬件替换方案,每一步都颠覆了他过去二十年的认知。
他喃喃自语,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这手法……比我当年在德国培训时见过的总工程师,还要狠!”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修复进入第六十八个小时。
李默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嘴唇干裂起皮,舌尖触到时传来一阵细微的刺痛。
他的指尖因为长时间操作精密元件,已经磨出了好几个水泡,有的甚至已经破裂,渗出血迹,与焊锡灰混在一起,在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