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班倒的夜,焊出来的“信用”(2/3)
怒气冲冲地闯进县经委,举报启航“非法集会、私设奖惩制度,扰乱市场秩序”。
然而,接待他的办事员只是眼皮一抬,从一堆文件里抽出一张备案表,冷笑道:“孙师傅,闹事之前先看看自己吧。
你那个‘铁匠队’,连个工商营业执照都没有,纯属黑户。
人家启航,至少在我们这里有正式备案,手续齐全。
”
一句话,把孙瘸子噎得满脸通红,狼狈地退了出来。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当晚,他提着两瓶好酒,摸进了县招待所,敲响了副厂长赵德海的房门。
“赵厂长,不能再让那姓李的小子这么搞下去了!”孙瘸子压低声音,眼神阴狠,“他那是收买人心!再过半个月,咱们厂里那些老师傅的心,都得被他勾走!”
赵德海呷了口茶,不置可否:“他现在风头正盛,县里都看着,不好动。
”
“明着不好动,可以来暗的!”孙瘸子凑上前,献上毒计,“让他干,让他接单,咱们不拦着。
但是,咱们可以在最后一步卡死他——验收!我跟质检站的老李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只要他一句话,说启航修出来的东西‘不合规’,那份订单合同就得作废!客户不给钱,他李默拿什么给工人发高薪?!”
赵德海的眼睛亮了一下,缓缓点头:“这个法子好。
可以拖,可以恶心他,但记住,别闹出人命。
”
“厂长您放心,”孙瘸子狞笑起来,牙缝里迸出寒气,“不出人命,也能让他出‘大事’!”
夜色如墨,雨丝无声地落在铁皮屋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无数窃窃私语。
孙瘸子带着两个心腹,如同鬼魅般潜入了启航抢修队的临时仓储区。
撬棍插入木箱缝隙的“咔哒”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箱板被缓缓掀起,露出里面一排排经过精密校准、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全新轴承——它们表面光洁如镜,反射着昏黄的灯光。
孙瘸子的手在黑暗中摸索着,将这些崭新的零件悄悄替换成从报废设备上拆下来的旧货。
那些旧轴承表面蒙着薄薄的油污,触手粗糙,滚珠转动时发出轻微的滞涩声,仿佛藏着陈年的伤痛。
第二天上午,一场关键的设备试机在客户工厂里进行。
这是一台刚刚完成大修的精密车床,客户方的技术总监亲自到场监督。
车间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机器启动,主轴开始缓缓旋转,发出低沉而平稳的嗡鸣,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每个人的视线都死死盯着那根旋转的轴心,耳朵捕捉着每一丝异响。
当转速提升到额定值的百分之八十时,异变陡生!
车床猛地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尖锐得仿佛指甲刮过黑板,瞬间撕裂了空气。
整个机身开始剧烈震动,地面上的工具箱“哐当”作响,墙角的水桶泛起层层涟漪。
灯光随之闪烁,忽明忽暗,仿佛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颤抖。
“停机!快停机!”客户总监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指着李默的鼻子怒斥道,“这就是你们启航的水平?粗制滥造!简直是拿我们的生产开玩笑!”
现场的启航工人们全都傻了眼,负责安装的老师傅更是急得满头大汗,手指在油污的零件间颤抖地摸索,却找不到任何问题。
就在人心惶惶之际,李默却异常镇定。
他走到自己的便携电脑前,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屏幕的蓝光映在他冷静的瞳孔中。
“别急,”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我们的系统,会告诉我们真相。
”
屏幕上,一道道数据流闪过,如同奔腾的溪水。
李默指着其中一行:“根据记录,这台车床的修复、组装环节,所有工序和质检全部合格。
问题锁定在最后一个环节——‘运输与安装’。
系统显示,这批轴承从仓库提货到运抵客户工厂,期间有三十分钟的视频监控缺失。
”
他话音未落,已经调出了仓库门口的监控录像,并直接快进到了案发当晚。
高清画面上,孙瘸子那张标志性的瘸腿脸,和他两个手下的鬼祟身影,清晰地出现在大屏幕上!
他们撬开木箱,进行替换的全过程,被记录得一清二楚!
“我们已经向警方报案。
”李默的声音冰冷而不带一丝感情。
但他没有就此停下。
他转向面色煞白的安建国:“安叔,麻烦您,当着大家的面,把这颗有问题的轴承拆下来。
再从我们备用件里,拿一颗新的。
”
安建国重重一点头,抄起工具,三下五除二就将那颗惹祸的轴承拆解开。
他将新旧两颗轴承的滚珠和内外圈并排放在一张白布上,用一个高倍放大镜对着它们。
“大家看!”安建国粗大的手指指着旧轴承的滚道,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真正的工人,爱惜零件就像爱惜自己的眼睛!看看这颗新的,磨损曲线平滑均匀,油膜均匀发亮。
再看看这颗,孙瘸子他们换上来的!上面布满了麻点和不规则的划痕!这不是正常磨损,这是糟蹋!这是砸我们所有手艺人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