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铁皮房里,煮开了第一锅热汤(3/3)
所有入住人员的身份登记信息、健康状况档案,还有基金账目的流水,全部整理打印出来,一式三份。
”
苏晓芸一愣,但看到李默严肃的表情,立刻明白了什么,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我马上去办!”
第二天上午,雨过天晴,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果然,几辆印有“城市管理”字样的执法车呼啸而至,在棚户区外停下。
一名神情倨傲的带队干部,手持高音喇叭,厉声宣布:“这里是违章建筑,涉嫌非法占地、违规住人!根据相关规定,现在予以取缔,所有人员立即撤离,否则将强制拆除!”
工人们顿时骚动起来,脸上写满了愤怒与不安。
李默却不慌不忙地走了出来,他身后,跟着抱着孙女的李婶。
孩子的烧已经退了,但脸色依旧苍白。
“各位领导,辛苦了。
”李默平静地说道,“在你们拆除之前,能不能先听一段录音?”
他不等对方回答,便按下了手机的播放键。
一段小女孩虚弱又委屈的哭诉声,通过连接的便携音箱,清晰地传遍全场:
“奶奶……我冷……我们不住桥洞了好不好……奶奶说,住桥洞会生病的……现在有药了,我的病就好了……”
稚嫩的童声,像一把锥子,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围观的群众也越来越多,对着执法队指指点点。
带队干部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李默适时地收起手机,将苏晓芸连夜整理好的文件递了上去:“领导,这是我们这里的‘启航互助基金’流水,每一分钱的来源和去向都清清楚楚。
这是所有入住人员的身份登记和健康档案,我们每天都会进行安全巡查和体温监测。
我们不是在‘违规住人’,我们是在抱团取暖,是在自救。
”
他提高了音量,转向越聚越多的围观群众:“各位乡亲,你们也可以进来看看,这里有热粥,有干净的床铺,有临时的家。
你们看看,这究竟是‘非法占地’,还是在给走投无路的人一条‘救命通道’?”
人群开始骚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挤上前来,对着执法干部大声喊道:“我儿子也在外地打工!你们要是把他住的地方拆了,是想让他去睡马路吗?你们于心何忍啊!”
“就是!人家自己凑钱盖的,又没碍着谁!”
“这群学生娃做的是好事!你们不能这么欺负老实人!”
舆论的压力如同潮水般涌向执法队。
带队干部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恶狠狠地瞪了李默一眼,一挥手,带着人马灰溜溜地撤退了。
混乱中,那个上次和刘三斤接触过的陈科长,悄悄留在了最后。
他快步走到李默身边,压低声音道:“小子,你很会玩舆论。
但听我一句劝,这招只能用一次。
我给你透个底,上面已经盯上你们了。
你这样撑不了多久,最多三天,三天之内,必须给你们这个地方弄个正式的名分,否则谁也保不住你。
”
说完,他便匆匆离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李默的脑海中,系统金光微闪。
【主线任务Ⅲ-庇护所的建立,任务进度:43%】
【提示:公众的共情可以转化为政策的压力,寻找合法的‘外壳’是当前最优解。
】
夜深人静,李默召集了阿强、苏晓芸等核心成员开会。
他将陈科长的警告和盘托出,屋内的气氛瞬间凝重。
“名分?我们去哪里弄名分?”王建国愁眉不展。
李默的目光却异常坚定:“名分,是自己挣出来的。
从今天起,我们正式成立‘启航民工自治委员会’!我们自己管理自己!”
他看向阿强:“阿强,你来担任安保队队长,负责每日轮值巡逻、物资分配和突发事件处理。
”
然后,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枚用废旧铁皮打磨光滑,上面刻着“安保队长-阿强”字样的简陋工牌,郑重地交到阿强手中。
“记住,”李默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这里不是收容所,更不是难民营。
这里,是我们所有人一起动手盖起来的家。
”
阿强接过那枚沉甸甸的工牌,虎目含泪,重重地点了点头。
窗外,雨彻底停了。
那口大铁锅的余温还未散尽,一缕若有若无的白烟袅袅升起,在清冷的夜空中,如同一面刚刚升起的新生旗帜。
而在厂区另一侧的工具房里,刘三斤独自坐在黑暗中。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张纸条,那是他准备送出的第二封告密信,上面写着陈科长临走时说的那番话。
他摩挲着纸条粗糙的边缘,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阿强的嘶吼和孩子们的欢笑。
最终,他长叹一口气,将那张纸条,缓缓地、决绝地撕成了碎片。
城管撤离后的第三天,县里的风声果然更紧了。
棚户区的短暂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傍晚时分,一直负责对外联络和打探消息的苏晓芸,脚步匆匆地从外面赶了回来。
她一头冲进李默的值班室,连口水都来不及喝,脸上那份往日里从容干练的神情,此刻已被一片凝重与焦灼所取代。
喜欢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