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三个目标:意外之喜(2/3)
建‘临时索道’,跨越液体池到达平台。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视网膜上弹出索道搭建示意图:将金属挂钩固定在岸边一棵粗壮的金属管道(经检测可承重100公斤)上,另一端抛到平台的金属支架上,利用防滑绳形成索道,宿主通过双手抓绳滑行的方式到达平台。
“滑行过去?”我看着示意图,心里有些发怵——虽然防滑绳长度足够,但滑行过程中需要保持平衡,一旦失手掉进腐蚀性液体池,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平台上方的高压管道就在滑行路径下方,要是中途碰到管道,不仅会受伤,还可能触发管道泄漏。
“宿主无需担心,系统已计算出最佳滑行角度(与水平方向呈30°)与速度(1.5m/s),可完美避开高压管道,且防滑绳承重足够支撑宿主体重(当前宿主体重62公斤)。
”系统的机械音带着安抚的意味,“此外,宿主可将背包卸下,减轻滑行重量,到达平台后再通过绳子将背包拉过去,进一步降低风险。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冒险尝试——F-700头盔的价值太高,而且对后续进入高危区域至关重要,不能轻易放弃。
我按照系统的指导,先将背包里的工具倒出来,只留下防滑绳、金属挂钩和一把多功能刀,然后走到岸边的金属管道旁,检查管道的稳固性——管道直径约30厘米,表面虽然有锈迹,但敲击时发出沉闷的声响,显然内部结构完好,能够承重。
我将金属挂钩牢牢固定在管道上,用力拉了拉,确认不会松动后,拿起防滑绳的另一端,瞄准平台上的金属支架(系统标注的“最佳固定点”),猛地甩了过去。
防滑绳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金属挂钩准确地勾住了支架,“咔嗒”一声锁死。
我用力拉了拉绳子,确认两端都固定牢固,才放心地将背包系在绳子上,慢慢拉到平台边缘(避免掉进液体里)。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滑行环节。
我戴上耐腐蚀手套,双手紧紧抓住防滑绳,双脚蹬在岸边的金属支架上,深吸一口气,按照系统提示的角度和速度,慢慢松开双脚——身体瞬间顺着绳子滑了出去,耳边传来“呼呼”的风声,下方是冒着气泡的腐蚀性液体,上方是冰冷的高压管道,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双手因为用力而青筋凸起,眼睛死死盯着平台,不敢有丝毫分心。
滑行到一半时,突然一阵风吹来,身体不由自主地晃动了一下,肩膀差点碰到上方的高压管道。
我吓得浑身僵硬,连忙按照系统的紧急提示,调整双手的力度,将身体向外侧倾斜,避开管道。
几秒钟后,双脚终于踏上了平台,我踉跄着向前走了两步,才稳住身体,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成功了!”我激动地挥了挥拳头,虽然过程惊险,但至少安全到达了平台。
我先将背包拉上来,然后走到平台中央,拨开缠绕在头盔上的藤蔓——那是一个银灰色的头盔,表面光滑,虽然沾了些腐蚀性液体,但没有明显的划痕或破损,头盔侧面的显示屏还泛着微弱的绿光,显然还能正常使用。
我小心翼翼地将头盔从液体中抱出来,用随身携带的干净抹布擦去表面的液体和灰尘。
头盔的材质是特制的耐腐蚀合金,液体擦拭干净后,表面立刻恢复了银灰色的光泽,看不出任何被腐蚀的痕迹。
我尝试着按下头盔侧面的开机键,显示屏瞬间亮起,弹出一行文字:“环境数据监测中……当前区域:腐蚀性液体池,pH值1.2,氧气浓度20.1%,高压管道风险等级:中。
”
“真的能用!”我兴奋地差点跳起来,显示屏不仅能正常显示环境数据,还能切换“夜视模式”“目标锁定模式”——切换到目标锁定模式时,显示屏上自动标注出周围的危险区域(高压管道、腐蚀性液体),甚至能显示出岸边的金属管道位置,功能比我想象中还要强大。
“检测到环境防护服头盔(F-700)完好度85%(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