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志一 少年神偷(3/3)
我阿满。
”
那个漂亮的如意姑娘,也轻轻地说:“……如意。
我就叫如意。
”
忽然,五个人齐刷刷地把头转过来,目光都落在最小的他身上:“对了,小六指,你叫啥?总得有个大名儿吧?””
他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想了想,很认真地说:“那个教我摸荷包的……他姓毛。
那我也姓毛。
”然后,他有点得意地举起自己那只有着六根手指的右手,在月光下晃了晃,大声说:“我叫毛小六!看,六个指头,好记!”
他喜欢他这只手。
从此,破城隍庙里,这六个被命运抛弃的孤儿,有了一个潦草却温暖的名分——家人。
从此,破庙里有了烟火气,也有了“家”的牵绊。
毛小六尤其喜欢去杏花楼附近蹲守,那里来往的富人多,荷包也鼓,酒酣耳热之际,警惕性最低。
他又小又瘦,浑身脏兮兮,蹲在墙角像只不起眼的小老鼠,实在不引人注目。
但那双眼睛却利得像鹰,手爪灵得像猴儿。
他摸到的荷包越来越大,里面的银钱也越来越多。
六个人的日子,竟也随着他指尖的“收获”,渐渐有了起色。
他们开始有了余钱,可以送嗓音清亮的阿满去正经的戏班子偷偷学几句唱腔;送身段柔软的如意去舞坊看看别人怎么跳舞;送身手灵活的马继去杂耍班子里打杂偷师;张石头也能吃饱饭,长出些力气,竟然凭着憨厚和一把子力气,在码头上混成了一个小脚夫头目;连孟神,也有了铜板去找街头的瞎子,买些便宜的符纸朱砂,继续捣鼓他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后来,他们又陆陆续续“捡”回来两个人,一个会吹唢呐的,一个会敲锣的,偶尔能跟着城里的红白喜事队伍后面,混口饭吃,没事也能在破庙里吹打些热闹或哀伤的调子。
毛小六十岁那年,遇到了一桩了不得的大事。
一个穿着干净长衫、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年人,竟然找到了破庙,指名道姓要找他。
那人目光如电,一眼就盯住了毛小六那六根手指,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演示了一种神乎其技的偷窃手法,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毛小六那点引以为傲的“手艺”在对方面前,简直如同儿戏。
这人说他是个“侠偷”,江湖上人称“空空儿”,看中了毛小六这双天生六指的巧手,想收他做关门弟子。
破庙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劝他别去,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怕他吃亏。
可毛小六心里痒痒的,他想去。
他除了偷东西,好像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做不好。
如果能跟着真正的“神偷”学本事,以后是不是就能让大家过得更好?是不是就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而且,这个空空儿并非只为他一人而来,他竟有通天的门路,亲自领着破庙里这些歪瓜裂枣的兄弟姐妹,一个一个去拜师认门路——阿满进了正经的梨园,如意被一位退隐的舞伶看中,马继加入了官办的杂耍百戏团,张石头被介绍去了一个更正规的码头帮派,连吹唢呐和敲锣的,也被安排进了官家的鼓吹局当学徒。
空空儿甚至给孟神都指了条明路,把他送到了一个老神婆的家里,做了人家的关门弟子。
大家竟然就这样,含着泪,带着对未来的茫然与期盼,分散开了,各自去学能安身立命的真本事。
这一年,毛小六还不到十岁。
他告别了破庙,告别了那段混杂着饥饿、寒冷、歧视,却又有着微弱温暖和相依为命的童年,背着一个空空儿给他的、洗得发白的小包袱,一步三回头地,跟着那个将改变他一生的师父,走向了未知的、却充满希望的未来,也踏入了另一个更加诡谲莫测、却也更加广阔的世界。
。
破庙渐渐消失在身后,而前方,是江湖。
喜欢天下第一!小说版请大家收藏:()天下第一!小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