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任务发布,狠戾中的那一丝温柔(2/3)
晕,远山眉蹙起时的英气,杏眼中燃烧的倔强火焰,挺直的鼻梁,紧抿的朱唇…还有那握刀时异常稳定的手,那据理力争时清脆如珠玉的声音…以及最后那带着揶揄的、如同春雪初融般的一笑…
“噗嗤…公子,您这是买豆腐呢,还是豆腐烫手啊?”
那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朱常洛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温柔的弧度。
一股陌生的、带着甜意的暖流悄然流淌在心间,冲淡了朝堂的沉重和任务的冰冷。
前世作为社畜,他忙于生计,感情一片空白;穿越后身处权力漩涡,更无心风月。
柳青瑶的出现,就像一道猝不及防的阳光,照亮了他灰暗而紧绷的世界。
他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指尖不小心触碰到她微凉肌肤时,那触电般的感觉,以及自己那狼狈不堪、面红耳赤的窘态。
那份笨拙和悸动,是如此的鲜活而真实,完全不同于他在朝堂上面对群臣时的冷静与威压。
“王安,”朱常洛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柳姑娘…她家的情况,查得如何了?”
侍立一旁的王安立刻上前一步,低声道:“回皇爷,骆指挥使的人已查明。
柳青瑶,年十七,家住阜成门内石碑胡同深处小院。
其父柳明义,原是国子监一名不入流的誊录小吏,两年前因风寒引发肺痨,久病卧床,已无力养家。
其母刘氏,做些缝补浆洗零活贴补家用。
其弟柳小石,年方八岁,在附近私塾启蒙。
家中生计,主要靠柳青瑶经营那个小小的豆腐摊维持,每日天不亮便起身磨豆点浆,甚是辛苦。
邻里风评甚好,皆言此女孝顺、勤快、刚强,持家有道。
”
听着王安的叙述,朱常洛眼前仿佛浮现出柳青瑶在昏暗的油灯下磨豆子,在寒风中守着小摊,还要照顾病父幼弟的身影。
那份坚韧与担当,让他心中的怜惜与欣赏更甚。
“肺痨…”朱常洛眉头微蹙,“太医院可有良医善治此症?”
“回皇爷,太医院院判孙太医,精于内科调养,尤善肺疾。
只是…”王安有些迟疑。
“只是什么?”
“只是柳家…怕是负担不起孙太医的诊金药费…”
朱常洛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传朕口谕,命太医院院判,明日以…‘惠民药局’巡诊之名,前往石碑胡同柳家,为其父柳明义诊病!所需一切药材,由太医院供给,记在内帑账上。
记住,要做得自然,莫要惊扰,更不可泄露是朕的意思!”
“老奴明白!”王安心中了然,陛下这是动了真情了,而且心思细腻,既想帮人,又顾及了姑娘家的自尊。
翌日早朝推迟后的首次“内廷议政堂”例会,气氛比上次更加微妙。
皇帝对赋役改革的强硬态度和最终搁置,让在座诸人心中各怀心思。
朱常洛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众人,在方从哲那看似平静的脸上停留一瞬,最终落在依旧有些憔悴但眼神已迥然不同的杨涟身上。
“今日议政,首议人事。
”朱常洛开门见山,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年事渐高,精力不济。
朕念其劳苦功高,着加太子少保衔,荣养致仕。
”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张问达更是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想要说什么,却被朱常洛抬手制止。
“都察院乃朝廷耳目,风宪之地,需刚正不阿、精力充沛之人执掌。
”朱常洛的目光转向杨涟,“杨涟!”
“臣在!”杨涟起身,躬身行礼。
他的动作沉稳有力,声音中气十足,额头的纱布已除去,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痕,整个人的气质如同脱胎换骨,沉静中蕴含着力量。
“朕擢升你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入阁参预机务!”朱常洛的声音斩钉截铁。
“轰!”暖阁内仿佛炸开了一颗无声的惊雷!
入阁!参预机务!一步登天!
杨涟才几品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正四品)直接跃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并入阁(阁臣无定品,但位同宰辅)!这是何等破格的超擢!更遑论杨涟还有“闯宫行凶”的污点在前!
方从哲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垂下眼帘。
刘一燝面露复杂,有惊讶也有隐忧。
韩爌更是脸色铁青,杨涟入阁,且执掌都察院,对东林内部格局将是巨大冲击!徐光启眼中则是欣慰与期待。
英国公张维贤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骆养性面无表情。
“陛下!”杨涟自己也是心中剧震,他虽融合武魂,心志坚定,却也深知此擢升的惊世骇俗与背后凶险。
他并非贪恋权位之人,当即就要推辞:“臣…资历浅薄,更兼身负罪愆,恐难当此重任!恳请陛下…”
“朕意已决!”朱常洛打断他,目光锐利如电,直视杨涟双眼,仿佛要看透他灵魂深处那份融合后的刚毅,“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朕看重的,是你的风骨,是你的赤诚,是你那颗为国为民、不畏强权、不惧艰险的心!都察院,需要你这样的定海神针!内阁,需要你这样的铮铮谏言!此职,非你莫属!望你秉持初心,涤荡乾坤,不负朕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常洛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杨涟心上,也敲在暖阁内每个人的心上。
皇帝的态度无比明确,这是不容置疑的意志!
杨涟感受到皇帝目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