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路遇三婶(1/3)
回到家时,已快到中午。
家丰没歇着,立刻开始制作二代拐杖的配件——另一边,小花、秀兰等四人则继续赶制一代拐杖。
相比之下,二代拐杖虽仍沿用方木,但做了不少改进:落地的脚从斜角改成了直角,操控起来更顺手;还分了大、中、小三个型号,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方木的四角被打磨掉,变成了顺滑的八角形结构,握在手里不硌手。
没一会儿,庄大兵来了,他告诉家丰:“下午我还会再来一趟,刘先生特意叮嘱,今天不管做多少拐杖,都先送过去。
”
到了下午,庄大兵准时过来——这天大家一共做了十一副拐杖,全都让他给刘医师送了去。
静竹为了赶工,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洗,心里还颇有些不好意思。
第二天一早,家丰找静竹取了四十三文钱,让小花和乐君一起去庄三伯家送昨天的工钱。
兄妹俩盯着那串铜钱,摸了好半天,心里满是不舍——觉得家丰花钱太“大方”,一大把铜钱眨眼就花出去了。
他们也知道这钱该花,却还是磨磨蹭蹭的,好像多攥一会儿,钱就能多留一会儿似的。
庄三伯倒是很给力,看样子昨晚还加了班——从昨天上午十点多拿到图纸,到今天早上,居然赶出了十五套二代拐杖的半成品。
把十五套半成品放好后,家丰开始安排组装:乐君跟着学做二代拐杖的主体和配件;秀兰继续做一代拐杖,顺带帮忙做二代的配件;静竹和小花则专门学做二代配件,还负责组装。
组装其实不费力,照着图纸把配件放进开好的槽里,塞上木楔,拿木槌敲紧,再用锉刀磨掉毛刺,最后用草刷子刷光滑就行。
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十五套二代拐杖全组装好了。
家丰又叫来庄大兵,硬塞给他两个饼子,然后找静竹拿了之前的契约,带着二代拐杖一起去了镇上——这次路走得熟了,只花了半个时辰,也没在镇上闲逛,直接去了益禾堂。
“呀,庄小友来了!”刘医师一见到家丰,立马笑着迎上来,“你来得正好,要是你不来,我一会儿也得让伙计去你家一趟。
”
“刘先生好。
”家丰抱拳行礼,笑着问,“您这么说,是昨日送来的十一副拐杖都卖完了?”
刘医师乐呵呵地说:“昨日上午送完我师兄的货,还剩三副;下午你又送来十一副,当天就卖了三副。
结果县衙来人拿走了八副,说是留着备用,看样子是我师兄那边介绍的。
今天一早又卖了两副,现在手里就剩一副了——要是再遇到个得罪不起的客人要拐杖,我可就又要挨骂咯。
”
说着,他引着家丰和庄大兵到诊台旁坐下,一边给两人倒茶,一边吩咐伙计去算之前的货款:“对了庄小友,今日镇上的仁医堂也摆上拐杖了,做工跟你那一代拐大差不差,价钱也卖十五文——以后你可有对手了。
”
“刘先生您看这个。
”家丰把自己用的二代拐杖递过去,介绍道,“这是二代拐杖,平衡性比一代好,叉口用的是榫卯结构,更结实;还分了大、中、小三个型号,柱体改成了八角面,握着手不硌。
”
见刘医师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家丰继续说:“二代拐杖还是卖十五文一副,原来的一代拐杖,统一降价两文。
”
“二代?哈哈,庄小友真是有趣,把木匠活都玩出‘传宗接代’的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