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官兵订单(3/3)
才你大伯急匆匆过来交代了几句就走了,说要赶制一大批拐杖,这事是真的?”
“是真的,官兵要的急,明天傍晚就得送过去。
”家丰乐呵呵地掏出那一两半碎银子——这银子他揣了一路,指尖还残留着冰凉的触感。
前世虽见多了金银珠宝,可在这个世界第一次摸到银子,还是忍不住有些兴奋:“二娘,您看,这是官兵给的定金,一两半碎银。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静竹接过银子,捏了捏、掂了掂,确认是真银后,小心地收进怀里。
一旁的小花凑过来,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银子,好奇地问:“这就是银子吗?怎么黑乎乎的,不是应该银光闪闪的吗?”
“刚炼出来的时候是亮闪闪的,后来被人摸得多了,沾了汗渍和灰尘,就慢慢变黑了。
”家丰笑着解释。
“啊?”小花皱了皱鼻子,露出嫌弃的表情,“那得多少人摸过啊,手肯定都不干净!”
“好了,别光顾着看银子了。
”家丰收起玩笑的心思,对静竹说,“二娘,我也去三伯家帮忙了,这批订单得抓紧赶,晚上可能回来得晚。
您让小花有空多带些柴火过去,咱们不能白占三伯家的便宜。
”
“放心吧,我记着了。
”静竹赶紧坐回原位,加快速度做配件,想多分担些活计。
另一边,庄大兵按家丰的交代,先去地里找了三兵叔,把浇地的事托付好,又把众人召集到庄三伯家。
等家丰赶到时,庄三伯家的院子已经热闹起来——乐君、秀兰、三叔都到了,手里拿着工具,正围着木料打转。
家丰还特意把自己做的卡尺带了过来,方便核对尺寸。
“小丰也来了!”庄三伯手里拿着凿子,乐呵呵地打招呼,手上的活却没停,“一下要赶这么多,刚开始还真有点措手不及,好在这两天乐君砍了不少木材回来,够用一阵子。
”
“三伯,先停一下,我跟大家说个‘流水线’的做法,这样能快些。
”家丰提高声音,让所有人都停下来听他说话。
刚到的三叔凑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小丰,你之前说给我每天……”
“对,少不了您的!”家丰知道他想问啥,笑着打断他,“咱们忙完了回家慢慢算,一分钱都不会少。
”
“哎!好!三叔肯定给你干漂亮了!”三兵叔瞬间来了劲,撸起袖子就准备干活。
家丰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解:“所谓流水线,就是把做拐杖的活分成一道一道工序,像流水一样往下传。
比如咱们做二代拐,第一步先划线,确定每个部件的尺寸;第二步切割木材,把木料切成需要的形状;第三步打磨棱角,让拐杖摸起来光滑;第四步凿齿开槽,做榫卯结构;最后一步检验尺寸,确保每个零件都合格……”
他把所有工序拆解开,又根据每个人的手艺分配活计:最费时间、最考验技术的榫卯齿和榫卯槽,交给手艺最好的庄三伯;三叔力气大,负责切割木材;乐君和秀兰负责打磨和搬运;剩下的检验、整理零件等活,大家轮流分担,谁手头的活干完了,就去帮其他人。
安排妥当后,众人立刻动手。
庄三伯一边凿着榫卯,一边忍不住称赞:“小丰这法子真好!每个人专做一两样活,事不多还容易熟练,比以前大家乱忙活快多了!”
虽然一开始有些磕磕绊绊——有时木料切割跟不上打磨的进度,有时检验出尺寸不合格得返工,但慢慢的,节奏就顺了。
三伯母见大家忙得脚不沾地,也带着孩子过来帮忙,要么递工具,要么整理零件,院子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期间,庄三伯和三兵叔都注意到了家丰手里的卡尺——那玩意能精准量尺寸,比用尺子估摸着量方便多了,两人都惊为天人,心里直琢磨这东西是怎么造的,可手头活太多,根本没工夫细问,只能先记在心里。
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庄三伯家点起了柴火,火光把院子照得亮堂堂的。
静竹提着篮子送来了饼子,三伯母也熬了一锅稀粥,众人围在一起,匆匆吃了几口,又立刻投入到赶工中。
一直忙到深夜,家丰清点了一下——加上没组装完的半成品,已经有近40副拐杖了。
他见大家都熬得眼睛发红,便提议先休息:“今天先到这儿吧,大家都累坏了,明天一早再接着干,肯定能赶完。
”
众人这才停下手里的活,各自举着火把,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休息。
路上,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一股劲——只要明天再加把劲,这桩大订单就能顺利完成了。
喜欢蓝月闪烁之时请大家收藏:()蓝月闪烁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