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铁饭碗与下海潮(2/3)
做二车间的技术副主任,你觉得怎么样?”
技术副主任,虽然还是个副职,但对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是坐火箭了。
“我还想先在技术员的岗位上多学习学习。
”林旬不卑不亢地回答。
王建国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林旬会拒绝。
在他看来,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是人人打破头都想抢的“铁饭碗”升级版。
“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也不能没追求嘛。
”王建国语重心长地劝道。
“当了副主任,工资、福利都能上去一大截,以后分房子也能优先考虑。
你放心,就是挂个职,主要工作还是搞技术,不让你管那些杂七杂八的人事。
”
他顿了顿,又抛出一个更大的诱饵:“我已经把你的材料报上去了,准备给你争取一个市里的‘青年技术能手’荣誉。
这要是评上了,档案里可是重重的一笔!以后前途无量啊!”
青年技术能手……林旬心中泛起一丝苦涩的涟漪。
前世,他三十五岁才拿到这个荣誉,为此请了多少次客,写了多少份思想汇报,此刻,这份曾经梦寐以求的荣耀,却像一张发黄的旧船票,再也登不上他这艘要驶向汪洋大海的巨轮。
他甚至因为过度回忆前世的细节,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仿佛两段人生在脑海中重叠,带来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精神疲惫。
林旬心里清楚,这是王建国的“阳谋”。
他想用职位和荣誉,把自己牢牢地绑在第三机械厂这条船上。
“谢谢厂长栽培,我会努力的。
”林旬没有再直接拒绝,而是含糊地应了下来。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天已经擦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旬没回宿舍,揣着那浸透着汗水和墨香的五百块钱,径直走出了工厂大门。
空气中弥漫着煤球炉燃烧未尽的硫磺味,与街角国营饭店飘出的油炸带鱼香气混杂在一起。
巨大的永久牌自行车广告牌下,一群穿着喇叭裤的青年正围着一台单卡录音机,里面放着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扭动着身体,几个下班的女工路过,红着脸啐一口,又忍不住偷偷多看两眼。
他要去一个地方——市图书馆。
滨海市图书馆是一栋老旧的苏式建筑,空气里弥漫着旧书和灰尘的味道。
林旬轻车熟路地走到资料检索区,没有碰那些新杂志,而是直接从最下面的柜子里,翻出了一摞落满灰尘的卡片盒。
上面写着:滨海市水文地质资料(1975-1985)。
他抽出一张张泛黄的卡片,手指飞快地在上面掠过。
港口区……潮汐带……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水率45%-60%……承载力特征值小于80kPa……
一个个冰冷的数据,和他记忆中的完全吻合。
这种地质条件,在三十年后,有无数种成熟的解决方案,但在这个年代,就是天坑。
“小伙子,查资料啊?”一个戴着老花镜的图书管理员大妈走了过来,好奇地看着他,“查这么旧的资料干嘛?现在年轻人都往钱眼里钻,天天来看什么经济信息、特区政策,都想着‘下海’当老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