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图书馆的墨香与预知代价(1/3)
绝杀球带来的狂欢,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持续扩散。
沈皎洁这个名字,一夜之间从体育系一个普通的长跑特长生,变成了省大校园里无人不知的“篮球英雄”。
走在路上,不时有人指指点点,投来或好奇、或羡慕、或质疑的目光。
食堂打饭,大妈认出他,会笑着多舀一勺菜;课堂上,连最严厉的老师,点名时看到他的名字,语气也会柔和几分。
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沈皎洁,却丝毫没有享受这种“成名”的感觉。
相反,他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不安之中。
那天绝杀之后,如同宿醉般的剧烈头痛持续了整整一晚,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渐渐消退,留下一种精神被掏空般的虚弱感。
更让他心惊的是,在随后的两天里,那种诡异的“三秒预知”又零星出现了几次,完全不受他的控制:
一次是在食堂排队,他无意中瞥见前面一个男生餐盘里有一碗滚烫的汤。
瞬间的眩晕和刺痛后,他“看”到那男生转身时手肘撞到旁边的人,汤碗倾斜,冒着热气的汤汁眼看就要泼到他自己身上。
沈皎洁几乎是下意识地伸手扶了那男生胳膊一把,同时低喝一声:“小心汤!”男生一愣,稳住身形,汤碗只是晃了晃,溅出几滴。
他感激地看了沈皎洁一眼,道了声谢。
沈皎洁却背后冷汗直冒,心脏狂跳不止。
另一次是体育课跨栏训练,他助跑时,目光扫过前方一个同学略显别扭的起跨姿势。
熟悉的痛感袭来,他“看”到那同学跨栏时脚下绊蒜,整个人失去平衡向前栽去,额头险些撞到栏架。
沈皎洁立刻收住脚步,大喊:“王浩!别起跳!重心不对!”名叫王浩的同学被他喊得一懵,下意识停了动作,险险地停在栏架前,惊出一身冷汗。
这两次“意外”的阻止,都被当事人和周围同学归结于沈皎洁“反应快”、“观察力敏锐”或者“运动神经发达”。
只有沈皎洁自己知道,那根本不是反应快,而是他“提前看到了”即将发生的危险。
这能力是真的!
确认这一点后,恐惧远大于惊喜。
这到底是什么?超能力?特异功能?还是某种未知的疾病引发的幻觉?每次预知伴随的剧烈头痛和精神疲惫,像是一种警告,提醒他使用这种能力需要付出代价。
而且,这种能力完全不受控制,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引爆,让他当众出丑,甚至引来更麻烦的关注。
他不敢告诉任何人,包括最好的室友李杰。
他尝试搜索“预知未来”、“短暂预见”等关键词,网上能找到的要么是科幻小说,要么是故弄玄虚的伪科学,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这让他更加孤立无援。
“皎洁,发什么呆呢?下午没课,去图书馆吹空调啊?”李杰的声音将沈皎洁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现实。
他们刚吃完午饭,正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
图书馆?沈皎洁心中一动。
那个绝杀球之后,尹如月捂着嘴惊讶望着他的画面,时不时会在他脑海中闪现。
他记得,尹如月好像经常在图书馆。
“嗯……好。
”沈皎洁含糊地应了一声。
或许,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能让混乱的头脑清醒一些。
而且……他内心深处,隐隐有一丝自己也说不清的期待。
下午两点,图书馆四楼社科阅览区。
冷气开得很足,驱散了夏日的燥热。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光滑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纸张和油墨混合的味道,安静得只能听到书页翻动和偶尔的咳嗽声。
沈皎洁心不在焉地找了一本《运动生理学》,在靠窗的一个角落位置坐下。
他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但那些专业术语如同天书,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他的目光不时地瞟向入口处和附近的阅览架。
大约过了半小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野里。
尹如月。
她穿着一件简单的浅蓝色连衣裙,怀里抱着几本书,脚步轻盈地走到不远处的文学类书架前。
她微微仰着头,目光在书架高层搜寻着,手指轻轻划过书脊,神情专注而安静。
阳光透过窗户,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轮廓和纤细的脖颈,几缕碎发垂在耳畔,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沈皎洁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他下意识地低下头,假装认真看书,眼角的余光却始终追随着那个身影。
尹如月踮起脚尖,试图抽取书架顶层的一本书,但似乎够起来有些吃力。
她试了两次,那本书卡得有点紧。
就在这时,沈皎洁感到太阳穴猛地一跳,熟悉的针刺感再次袭来!
短暂的眩晕中,他“看”到:尹如月再次用力踮脚,手指终于勾住了那本书,但与此同时,她旁边书架上一本厚重的、半探出来的《西方美学史》因为震动而滑落,书角正朝着她的小腿砸去!
画面消失,头痛如期而至,虽然不如球场上那次剧烈,但也让他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