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堂争锋(2/3)
题从“是否用程邈”提升到了“魏地需要什么样的郡守”的层面。
李斯面色不变,淡淡道:“魏右更所言‘安抚’、‘化解’,听起来固然悦耳。
然,岂不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六国士人,心怀故国者众,安抚恐养虎为患,反生内乱。
唯有以绝对之法度,破其旧梦,方能令其彻底归附。
此乃商君以来,我大秦强盛之本!”
“丞相所言,乃强国之基,缭不敢质疑。
”魏缭不卑不亢,“然,时移世易。
昔日秦僻处西陲,与山东六国争雄,自需凝聚全力,以法为绳。
如今,大王扫灭诸国,志在混一寰宇,使天下皆为秦民。
若仍持旧念,视所有六国士民为异类,一味以力压服,则统一之业,恐永无宁日。
臣所谓‘安抚’,非是无原则的纵容,而是在强力推行秦法的大框架下,给予愿意归附者以出路和希望,分化瓦解抵抗力量,降低治理成本,加速融合进程。
此乃为实现大王天下一统之宏愿,寻求更优、更持久之策。
”
他将自己的观点与嬴政“天下一统”的最高目标直接挂钩,占据了道理的制高点。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正要反驳,武将队列中,与魏缭交好的蒙毅出列声援:“大王,臣以为魏右更所言有理!灭国易,治国难!臣在赵地,亦深感若一味高压,反抗此起彼伏。
魏右更在赵地处置降卒,保全数十万性命,如今赵地局势渐稳,可见其策非是空谈!治理新地,需考虑长远!”
王翦虽未直接表态,但也沉声道:“大王,魏地毗邻楚国,若内部不稳,确会影响对楚用兵。
”
朝堂之上,顿时分成了几派,有支持李斯坚决法治的,有认为魏缭之策更着眼长远的,还有居中观望的。
争论声渐起。
就在这时,一名李斯派系的御史突然将矛头直指魏缭本人:“魏右更口口声声为大王、为秦国着想,然臣闻,右更本人亦非秦人,乃是魏人!如此为六国士人张目,其心……当真可鉴否?”
此言一出,满殿皆静!这是一记极其阴险的攻击,直接质疑魏缭的立场和忠诚。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魏缭身上。
蒙毅脸色一变,就要出声呵斥。
魏缭心中亦是凛然,但面上却异常平静,他甚至微微笑了笑,看向那名御史:“这位大人所言不差,魏缭确是魏人出身。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坦然承认,反而让那御史一愣。
魏缭转向御座,朗声道:“然大王可知,缭为何离魏入秦?”他不等回答,继续道,“正是因为目睹魏王昏聩,权臣当道,空有变法图强之典籍(指《洛书》残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