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个病人不对劲(1/3)
钱主任送来的那份“学习资料”,林杰最终还是没有立刻打开。
他将其塞在抽屉最底层,上面压了几本急诊医学的旧杂志,像埋下一颗不知何时会引爆的地雷。
张洪斌的“关怀”带着刺,他得加倍小心。
急诊科的工作依旧忙碌,仿佛永动机,吞噬着时间和精力。
那天抢救的腹膜后血肿老人,术后被送进了ICU,生死依旧在未定之天。
林杰偶尔从ICU那边的医生口中听到一鳞半爪,情况不容乐观,感染关、多器官功能衰竭关,一关比一关难闯。
起死回生,终究只是漫长救治路上一个惊险的节点。
几天后的一个夜班,晚上十点多,急诊科迎来了一段短暂的平静。
白天的喧嚣稍稍退去,只剩下留观病房里偶尔传来的呻吟和护士站电脑主机低沉的嗡鸣。
林杰抓紧时间整理着当班的病历,刘斌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两个小护士在低声聊着天。
就在这时,分诊台的电话尖锐地响了起来。
一个护士接起电话,听了没几句,脸色就变了。
“什么?又来了?……好好,我们马上准备!”
挂断电话,护士急匆匆地跑过来:“刘医生,林医生,120通知,马上送来个老病人,王保田,男,68岁,老慢支、肺心病,又说喘不上气,意识模糊了!”
刘斌睁开眼,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这老王头,这是第几次了?这个月都第三回了吧?”
旁边一个年长点的护士接口道:“可不嘛,每次来都凶险得不行,上了呼吸机就好转,住几天院就又出院。
家里条件好像也不太好,真是受罪。
”
林杰抬起头:“老病人?诊断明确吗?”
“明确得很,老慢支、肺心病、呼吸衰竭。
每次来都差不多,二氧化碳潴留,肺性脑病。
”刘斌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走吧,准备接人,估计又得插管。
”
救护车的声音由远及近,很快,平车推了进来。
车上躺着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面色潮红,口唇发绀,呼吸浅快,喉咙里发出拉风箱一样的痰鸣音,意识已经不太清楚。
家属是个穿着朴素、面带愁容的中年男人,应该是老人的儿子,焦急地跟在旁边:“医生,快救救我爸!又不行了!”
“吸氧,心电监护,查血气!”刘斌熟练地指挥着。
林杰上前帮忙,将病人转移到抢救床上,连接监护仪。
血压偏高,心率快,血氧饱和度只有百分之七十多。
护士迅速抽取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结果很快出来,护士拿着报告单念道:“pH值7.18,二氧化碳分压98mmHg,氧分压45mmHg!II型呼衰,严重酸中毒!”
指标非常凶险,二氧化碳严重潴留,导致了呼吸性酸中毒和意识障碍。
“准备气管插管!”刘斌当机立断,一边戴手套一边对家属快速交代病情,“老人情况很危险,需要立刻上呼吸机辅助通气,不然有生命危险,你们家属签字。
”
家属似乎已经经历过几次,虽然紧张,但还是颤抖着手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
插管很顺利。
呼吸机接上后,随着机械通气的进行,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出,监护仪上的指标开始慢慢好转,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病人的面色也比之前好看了一些。
“稳住就好。
”刘斌松了口气,吩咐护士,“按老规矩,用‘利喘灵’静脉泵入,缓解支气管痉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