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始平元年,新政初行(1/3)
咸阳宫的空气,似乎还残留着前夜厮杀的铁锈味,但此刻,一种崭新的、肃穆的秩序正在迅速取代血腥的混乱。
大殿之内,扶苏端坐于临时的主位上,目光沉静如水,扫过下方垂首肃立的百官。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金石相击,字字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程邈。
”
队列中,一位面容清癯、双鬓染霜的文士出列,躬身行礼:“臣在。
”他便是改良文字、创制隶书的程邈,刚刚从赵高的牢狱中被解救出来,眼神中既有重获新生的感激,更有对眼前这位新主君的敬畏。
“《秦律》严苛,乃赵高之流借以鱼肉百姓、构陷忠良的利器。
”扶苏的指节轻轻叩击着案几,“孤命你即刻着手,重新整理律法条文,删繁就简,去其酷烈,存其公允。
另,拟定新的诏书格式,务求言辞清明,晓谕天下,而非过往那般艰深晦涩,令官吏得以曲解,为祸乡里。
”
程邈身躯一震,眼中瞬间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他本就曾因律法而获罪,深知其弊。
新君即将登基,第一件事便是革新法令,这不仅仅是拨乱反正,更是从根源上斩断暴政的触手!
他重重叩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臣,领旨!必不负监国所托!”
扶苏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另一侧的李斯。
曾经权倾朝野的丞相,此刻显得有些憔悴,但脊梁依旧挺得笔直。
他明白,自己的命运,乃至整个李氏一族的荣辱,都系于扶苏一念之间。
“李相,”扶苏的称呼不带亲近,也不含贬斥,公事公办,“登基大典的誓词,由你来撰写。
核心之意,十个字——奉先帝遗志,承天命继位。
”
李斯心中巨浪翻涌。
这十个字,如同一把利剑,直刺他灵魂深处。
他曾是始皇帝最信任的臣子,却在关键时刻屈从于赵高,险些让大秦万劫不复。
“奉先帝遗志”,这既是为扶苏正名,也是对他李斯无声的鞭挞和救赎。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百般滋味,躬身道:“臣,遵旨。
”他知道,这份誓词,将是他洗刷污点、重获信任的唯一机会。
“冯相。
”扶苏最后看向右丞相冯去疾。
“老臣在。
”冯去疾立刻出列,神态恭谨。
“大典诸事,由你总领调度,务必确保百官各司其职,仪式万无一失。
”
“陛下放心,老臣必当竭尽全力!”冯去疾毫不犹豫地应下。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大典不仅是扶苏的登基仪式,更是对咸阳城内外所有势力的一次强力宣告。
随着扶苏一道道命令的下达,整个咸阳的权力中枢,这台因阴谋而停滞的巨大机器,开始以一种惊人的效率重新运转起来。
三日后,吉时已至。
咸阳宫主殿,章台宫,褪去了往日的阴森,处处点缀着象征皇权的玄色与金色。
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按照官阶爵位,分列于丹陛两侧,鸦雀无声。
宫外的广场上,三万禁军甲胄鲜明,戈矛如林,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陛下驾到——!”
伴随着内侍尖锐悠长的唱喏,扶苏的身影出现在大殿入口。
他头戴十二旒冕冠,玉珠垂落,遮掩着他深邃难测的眼眸。
身着玄色十二章纹龙袍,上绣日月星辰、山河万物,每走一步,都仿佛将整个天下踩在脚下。
那股与生俱来的贵气与征伐沙场磨砺出的杀伐果断,完美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令人不敢直视的帝王威仪。
他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