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休战间隙,暗流嘉奖(3/3)
有今日。
这些年轻人若是能上战场,定然能为大唐效力!”尉迟恭也跟着点头:“陛下此举,既给了他们希望,也给了我大唐添了后备之力,老臣佩服!”
程咬金哈哈一笑,拍着扶手道:“陛下这彩头加得好!老臣刚才还在想,要是左卫营赢了,裴安这小子只当个府卫校尉太屈才,现在好了,翊麾校尉,能随军出征,这才像话嘛!”
李世民笑着摇摇头,目光又落回校场——内侍已经重新布置好了箭术比试的场地,五十步外立着十个箭靶,靶心涂着朱红色的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左卫营的箭手们已经站在了起跑线后,李勇正给他们调整弓弦的张力;右卫营的箭手也列好了队,赵刚亲自给每个士兵递了一支箭,眼神里满是郑重。
“好了,箭术比试也该开始了。
”李世民对着内侍吩咐道,“让他们开始吧,朕倒要看看,这些年轻人里,到底有多少好苗子。
”
内侍高声应道,转身走到观看台边缘,对着校场喊道:“箭术比试,现在开始!双方各出十人,依次射箭,以射中靶心数量定胜负,若数量相同,再比射程!”
随着话音落下,校场上的喧哗瞬间安静下来。
左卫营的第一个箭手走上前,他深吸一口气,左手托着弓,右手拉弦,目光紧紧盯着五十步外的靶心。
校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观看台上的帝后、大臣们屏住呼吸,裴安握紧了手里的马鞭,小清和夏荷也凑到栏杆边,眼里满是紧张。
“咻——”
箭矢破空而出,带着尖锐的声响,稳稳地扎进了靶心,朱红色的漆被箭尖戳破,在白色的靶纸上晕开一小片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校场上顿时响起喝彩声,左卫营的士兵们欢呼起来,裴安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右卫营的赵刚脸色却更沉了,他走到自己的第一个箭手身边,低声叮嘱了几句,那箭手点点头,拿起弓箭,脚步坚定地走上前。
秋阳正好,洒在校场的箭靶上,泛着耀眼的光。
箭术比试的开始,不仅是两卫营实力的又一次较量,更是一场关乎“军职”与“梦想”的角逐。
每个士兵都知道,这一箭射出的,不仅是箭矢,更是他们未来的命运——是留在公主府,还是踏上战场;是做个普通府卫,还是成为大唐的武官,全在此一举。
观看台上,长孙皇后轻轻握住李世民的手,眼神里满是平和:“陛下,您看这些孩子,多有朝气。
有他们在,大唐的将来,定会越来越好。
”
李世民点点头,目光落在校场上那个正在拉弓的右卫营箭手身上,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是啊,江山代有才人出。
朕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也像他们一样,凭着一股冲劲,想着建功立业。
现在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
高阳和长乐姐妹靠在栏杆边,小声议论着哪个箭手能射中靶心,偶尔抬头看看父皇母后,脸上满是轻松的笑意。
李承乾和李泰也暂时放下了之前的芥蒂,目光紧紧盯着箭靶,似乎也被这紧张的比试感染,忘了刚才的不快。
校场上,第二支箭矢也射了出去,这一次,右卫营的箭手也射中了靶心。
欢呼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左卫营和右卫营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带着不甘,带着期待,更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裴安站在左卫营的队伍前,看着一个个箭手走上前,拉弓,射箭,心里满是坚定。
他知道,接下来的比试会更加激烈,右卫营不会轻易认输,可他更相信,左卫营的弟兄们,一定能赢。
因为他们不仅为了自己,为了左卫营,更为了那个“翊麾校尉”的称号,为了随军出征的机会,为了在大唐的战场上,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休战间隙的暗流已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比试的专注与对未来的渴望。
箭术比试的胜负尚未可知,可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明白,这场比试,无论输赢,都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因为这不仅是一场比武,更是一场关于梦想与荣耀的追逐。
喜欢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请大家收藏:()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