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家宴诊疾,情定云归(1/3)
东宫的秋意比宫外更浓些,朱红宫墙下的银杏落了满地,被宫人们扫成整齐的小堆,金黄的叶片映着廊下悬着的鎏金宫灯,暖得让人忘了檐角的寒风。
三日后的家宴定在东宫的凝芳殿,辰时刚过,殿外就已站满了伺候的宫女宦官,案几上摆着刚蒸好的栗子糕、温着的西域葡萄酒,连空气中都飘着淡淡的桂花香——那是皇后特意让人从御花园折来的,说要添些秋意。
宫门口的石狮子旁,几位身着锦袍的年轻公子正低声交谈,正是受邀而来的“准驸马”们。
长孙冲站在最前,他是长乐公主的未婚夫,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几分儒雅,手里捏着一把折扇,正与旁边的杜构说着话,时不时望向殿内的方向,显然是盼着能早些见到长乐。
而人群另一侧的房遗爱,却没这份从容。
他穿着一身宝蓝色锦袍,腰间系着玉带,手里把玩着一枚玉佩,脸上虽强装笑意,眼底却藏着几分不安。
昨日房玄龄特意找他叮嘱,让他今日在皇后面前务必谨言慎行,别露了马脚,可他一想到要见高阳,又想到自己那难言之隐,心里就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连手指都有些发颤。
“房兄,你今日怎么魂不守舍的?”旁边一个勋贵子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打趣,“莫不是怕见到高阳公主,被她再揍一顿?”
房遗爱赶紧收回思绪,强笑道:“胡说什么!本公子只是在想,今日皇后娘娘会赏些什么好茶,毕竟是东宫的家宴,定是寻常见不到的珍品。
”话虽这么说,目光却不自觉地瞟向宫道尽头,生怕高阳突然出现——上次在校场被揍的事,至今想起来还觉得脸上发烫。
就在这时,一阵环佩叮当声传来,伴随着宫女的唱喏:“高阳公主到——”
众人纷纷转身,只见高阳公主身着一身月白色襦裙,裙摆绣着暗纹鸾鸟,外面罩着件银狐坎肩,领口处露出一点雪白的肌肤,鬓边插着一支赤金步摇,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
她身后跟着月儿,手里捧着一个锦盒,里面是给皇后准备的参茶,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却没像往常那般张扬,反倒多了几分端庄。
“见过高阳公主。
”几位公子纷纷躬身行礼,房遗爱也跟着弯腰,却不敢抬头看她,只觉得后颈发紧。
高阳的目光扫过众人,在房遗爱身上停顿了片刻,见他一副心虚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随即转向长孙冲,语气温和:“长孙公子,长乐姐姐在殿内等着呢,你怎么不进去?”
长孙冲脸上泛起微红,躬身道:“多谢公主提醒,臣这就进去。
”说罢,便带着随从快步走向凝芳殿,留下的几位公子也陆续跟着进去,只剩下房遗爱还站在原地,磨磨蹭蹭不肯动。
高阳走到他面前,语气带着几分戏谑:“房公子,怎么不进去?难不成是怕殿内的炭火太暖,热着你了?”
房遗爱心里一慌,赶紧摆手:“不、不是,臣只是在等……等随从把礼物送来,马上就进去。
”
高阳笑了笑,没再多问,转身朝着凝芳殿走去——她要等的就是这个时机,等所有准驸马都到齐了,再向皇后提御医诊断的事,这样才显得不刻意,也让房遗爱没机会推脱。
凝芳殿内,长孙皇后正坐在主位上,长乐公主陪在她身边,母女俩正低声说着话。
皇后今日穿着一身绛红色凤袍,虽未戴过多首饰,却依旧气度雍容,只是偶尔会轻轻咳嗽几声——入秋后气疾犯了,夜里总睡不安稳。
“母后,您今日气色好多了,刚才儿臣还见您喝了小半碗参茶呢。
”长乐握着皇后的手,语气里满是关切,“等会儿家宴别太累了,要是不舒服,咱们就先回寝宫歇息。
”
皇后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放心,母后没事。
今日召他们来,一是想看看这些年轻人,二是也想让你和高阳多跟他们处处,毕竟日后都是一家人。
”
就在这时,高阳走了进来,手里捧着锦盒,快步走到皇后面前,屈膝行礼:“儿臣参见母后,这是儿臣让厨房炖的参茶,加了些川贝,对母后的气疾好,您尝尝?”
宫女接过锦盒,倒了一碗递给皇后。
皇后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咳嗽果然轻了些,笑着说:“还是你有心,知道母后爱喝这个。
”
高阳趁机挨着皇后坐下,语气带着几分担忧:“母后,儿臣刚才在宫门口,见几位公子都穿着单薄,最近长安风寒盛行,府里的卫兵都病倒了好几个。
您和气疾刚好的长乐姐姐若是被传染了,可怎么好?儿臣想着,不如让御医给今日来的各位公子都诊诊脉,确认没染风寒再入席,既为了母后和姐姐的身体,也能看看这些未来的姐夫们身体如何,毕竟日后要担起家族重任,身子骨可不能弱了。
”
皇后愣了一下,随即沉吟起来——她倒没考虑到风寒传染的事,只是觉得让御医给准驸马们诊脉,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可一想到自己的气疾和长乐刚好转的身体,又觉得高阳说得有道理,再者,考察未来女婿的身体,也确实是件要紧事,毕竟世家子弟多有耽于享乐、弄坏身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说得有几分道理。
”皇后放下茶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