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也有怀疑与不屑(2/3)
都是体制内单位,合作名正言顺。
听完孙祺的分析,田主任和漼欣琴两位老师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仿佛眼前不是一个普通的18岁少年。
田主任心里更是暗想:这观察力、分析力、整合信息并破局的能力,简直是天生做导演的料,怎么偏偏选了表演系?
三人随后商定,由孙祺立即撰写可行性报告,田主任和漼欣琴则分别代表导演系和表演系,共同向校领导推进此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祺当天就完成了几千字的报告。
再次来到那间办公室,师生三人见到徐主任时,他已经满面春风,热情地与田主任握手,连声感谢:“你们真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田主任悄悄看了孙祺一眼,仿佛在说:真让你说中了。
孙祺心中清楚——他那份报告表面上大谈华夏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整篇只写了两个字:“政绩”。
徐主任难道看不出来北影是想“借鸡生蛋”,说白了就是占便宜吗?他当然看得出来。
明眼人都能看穿他的目的,但他并不在意。
他只想利用北影的制片能力,逐步将刘副主任边缘化,最终掌握影视制作的主导权。
那天离开制作中心后,孙祺就没再过问这件事。
他相信事情已经基本稳妥,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写剧本——这是他自己争取的机会,必须牢牢抓住。
趁着学校还没最后决定,他得先完成剧本创作。
虽然还不知道电影频道的具体题材要求,但根据前世的《BJ童话》来看,很可能和病患有关。
病患题材属于现实题材,而现实题材往往直面残酷。
表面写疾病,内核却是探讨生命——人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各种境遇与情感。
孙祺便围绕这个方向开始构思剧本。
与此同时,电影频道制作中心的徐主任在隐忍了半年后,凭借孙祺送上的“大礼”,终于扭转局势,迅速行动起来。
他一手抓“政绩”,一手握“权力”,两手都要硬,毫不松懈。
短短两天,华夏电影频道制作中心就向京城电影学院发出了《特殊题材电影合作帮扶计划意向书》。
校方签字同意后,事情就此敲定。
在具体落实会议上,北影各系主任纷纷赶来,像嗅到血腥的鲨鱼一样齐聚一堂。
有外单位出资让北影来拍片,还能在电影频道播出——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会上,各系主任争得面红耳赤。
如今教育经费紧张,每个系都想分一杯羹。
文学系主任首先发言:
“电影的核心是剧本,应该由我们文学系的编剧来写。
”
导演系主任田状立刻反驳:
“剧本固然重要,但电影的灵魂在于导演。
好电影必须由好导演来执导。
”
文学系主任毫不退让,语气中带着讽刺:
“老田,你已经是第五代名导了,总不会想亲自上阵吧?”
“少来这套!这部片子主打教学,自然要以学生为主。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头吵到尾。
表演系的老师没有参与讨论,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看着。
他们心里清楚,不管结果如何,电影拍摄终究离不开表演系的学生。
专业人才太多有时反而成了问题,安排起来并不容易。
校方最终出面,决定由最初提出方案的表演系主导,联合导演系、文学系和其他相关专业一起参与制作。
项目以学生为主力,各专业的老师也必须全程参与指导,边实践边教学,努力完成电影频道的任务。
这意味着项目正式开始。
孙祺对学校领导开会的内容一无所知,他除了上课就是待在宿舍里打磨剧本。
用了两天时间,他终于完成了剧本的大致框架。
这天上午,孙祺正在上台词课,霍轩老师突然走进教室,和台词老师小声说了几句,然后叫了孙祺出去。
“霍老师,有什么事吗?”
“你还装什么糊涂?”
“我装什么糊涂?到底怎么了?”
霍轩见孙祺一脸茫然,不像假装,便说:“电影频道合作的事,不是你前几天提的建议吗?你怎么会不知道?”
孙祺听了愣了一下,脱口而出:“这么快?才两天。
”
他原本对徐主任有信心,没想到事情进展得这么快。
看来徐主任早就准备好了,只等他的建议推动。
想到这里,孙祺暗自庆幸自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