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心里直犯嘀咕(1/3)
刘一非没说话,只是略带羞涩地在姚蓓娜耳边说了几句,引得姚蓓娜轻笑一声,随后答应道:
“好,难得大家相识一场,这么有缘,我们一起跨年吧。
”
酒吧位于后海,环境并不嘈杂。
虽然王敬天热爱摇滚,但私下里其实是个喜欢安静的人。
孙祺对此并不介意,什么样的氛围他都能适应。
几人坐在预订的包间里,台上一位年轻歌手正在弹唱民谣。
桌上摆着啤酒、饮料、水果和零食。
姚蓓娜不喝酒,刘一非也没好意思点。
孙祺想起《神雕侠侣》杀青宴上那个主动要酒的刘一非,心里不禁觉得有趣。
从聊天中得知,刘一非这几个月一直在日本录制专辑,前几天刚回国,准备回家过年,下学期还要回学校写毕业论文。
刘妈妈不在京城,听说还在日本和索尼谈专辑发行的事情。
今天她刚好遇到娜姐,听说要参加跨年音乐节,就跟着出来放松一下,没想到遇到了孙祺,还被他拉上台表演。
不过说起现场演出的感觉,她的眼睛依然闪着光。
朋友相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快到零点时,酒吧里响起欢快的音乐,大家陆续离开,走到后院,站在湖边。
时间临近,众人齐声倒数:
“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夜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烟花,映在湖面上,也映在她的眼里。
跨年结束后,孙祺先送两位女士回家。
刘一非和姚蓓娜住在一起。
看着她们上楼后,他才打车回家。
从下午五点忙到现在,他实在累坏了,在出租车上就睡着了,到地方才被司机叫醒。
他轻手轻脚地打开家门,怕吵醒父母。
没想到妈妈还是醒了——其实孙祺没回来,她一直睡得不安稳,半梦半醒地等着。
张晴披上外套走出卧室,关心地对孙祺说:
“你回来了?饿不饿?冰箱里有饭,妈给你热一下?”
“不饿,您快睡吧,我也洗洗睡了。
”
孙祺不想半夜麻烦母亲,见儿子最近懂事多了,张晴叮嘱一句“早点休息”便回房了。
孙祺实在太困,匆匆洗漱后就躺下了。
这几个月连轴转,一边拍戏一边练歌,全靠年轻的身体撑着。
他不禁感慨:如果换成前世三十多岁的状态,早就撑不住了。
一觉睡到中午,父母留了张纸条说去拜访朋友。
他热好饭菜吃完,没事干便开始研究股票。
2006年股市处于低位,正是买入的好时机。
前世他沉迷炒股十年,学技术、跟大师,最后勉强保本,还不如存银行拿利息。
现在想来,所谓的炒股高手大多是骗人的。
这一世他打定主意:靠重生带来的信息赚点快钱,完成原始积累后,只长期持有几只优质股。
2005年是股灾年,指数跌破千点,券商接连倒闭。
即便政策扶持,市场依旧冷清——股市本质上是信心的游戏,人们的追涨杀跌习惯从未改变。
孙祺是个重生者,他知道现在正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从2006年初开始,市场逐渐积蓄力量,到了年中开始发力,之后不断加速上涨,直到2007年10月达到历史最高点6124点——这个纪录在孙祺重生前一直未被打破。
他前世甚至觉得,6124点可能是他这辈子都看不到的高峰。
过去的往事无需再提,孙祺抓紧时间研究他的目标股票。
他记得前世在书本和课程中经常提到的“2007年十大妖股”,其中大部分他仍记忆犹新。
但他并没有打算全部买入。
这些股票中有很多涉及停牌重组或借壳上市,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他担心这一世出现蝴蝶效应,导致投资失败——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不愿白白浪费十几个月的时间。
最终,他选择了“沪东重机”。
这个名字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在2007年,它将更名为“华夏船舶”,顿时显得气势非凡。
选择它,是因为它最为稳定。
这支股票的上涨几乎是必然的,很难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因为它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夏经济迅速增长,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未来“基建狂魔”和“世界工厂”的雏形逐渐显现。
随之而来的是对各类资源的巨大需求。
华夏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铝、钢、铜、煤炭进口国,液化天然气和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