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王大锤的工坊(1/3)
随着加密硬盘的指示灯在王大锤那个布满油污的自制控制台上幽幽闪烁,数据流如同解开束缚的溪流,开始涌入工坊中央那几台经过魔改、性能强悍的服务器机组。
硬盘轻微的读写声,瞬间被王大锤那充满行动力的喧嚣所淹没。
“好了!数据吃着饭,咱们也别闲着!”王大锤一拍大腿,从工作台底下扯出一块巨大的、边缘有些卷曲的白板,上面还残留着上次某个项目留下的、难以擦除的流体力学公式。
他抓起一支粗壮的记号笔,唰唰几下画了一个简陋的框图,笔触粗犷有力。
“首要目标:捕捉并放大南曦发现的‘神话频率’信号,并尝试观测其可能产生的宏观物理效应。
”他一边写一边大声说,像是在宣布一项军事行动,“难点在于,这信号强度弱得跟蚊子放屁一样,还他妈跟背景噪音搅和在一起。
常规设备灵敏度不够,信噪比提不上去,啥也看不见。
”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南曦和顾渊:“所以,咱们不能走寻常路。
得用点‘野路子’。
”
“野路子?”南曦微微蹙眉,作为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研究者,她对这个词本能地保持警惕。
“嘿嘿,”王大锤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与他粗糙的外表形成反差,“就是跳出标准仪器的框框,自己搭!用非常规的方法,解决非常规的问题!”
他不再多解释,而是直接行动起来,像一头嗅到猎物的豹子,开始在工坊那浩瀚的“零件海洋”中穿梭。
“老顾!别愣着,把你那个‘神频模板库’里,跟南曦信号匹配度最高的那几个特征的频率范围、波形特点,给我标出来!越详细越好!”他头也不回地喊道,同时从一个布满灰尘的木箱里,翻找出几个看起来像是从专业录音设备上拆下来的、极其小巧精密的电容麦克风单元。
顾渊没有说话,立刻坐到一台终端前,调出他的数据库,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将筛选出的关键频率参数和波形特征导出。
王大锤的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他先是窜到工坊的一个角落,那里堆放着许多不同尺寸的金属和复合材料喇叭状物体,像是某种声学聚焦装置。
他用手比划着,敲击着,侧耳倾听回声,最终选定了两个口径不同、内部刻有复杂螺旋纹路的青铜色抛物面反射器。
“这俩宝贝,是我以前捣鼓定向声波传输时做的,能有效聚集特定频段的声波,增益效果比市面上那些货色强多了!”他一边费力地把反射器拖到工作台边,一边得意地解释。
接着,他又跑到另一堆杂物前,翻找出几个包裹在防震泡沫里的、看起来十分老旧的真空管。
“古董级低噪声放大管,妈的,现在都没人生产这玩意儿了,线性度比那些集成电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对付微弱信号,就得用这个!”
南曦看着他如同变魔术般从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出所需的部件,心中的疑虑渐渐被好奇和惊叹所取代。
王大锤对这座工坊里每一颗螺丝、每一段线缆的熟悉程度,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