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妾也有梦(1/3)
袁熙在邺城休整了两天,随即向袁尚告别。
甄宓也向刘夫人辞行。
这次去了幽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下一次见面,很可能就不在邺城,而是中原了。
说着说着,甄宓就落下泪来。
这两年,袁熙远在幽州,她独自一人在邺城,刘夫人就是她最亲近的人。
刘夫人也动了情,好言安慰,同时不忘嘱咐甄宓,有机会一定要劝劝袁熙,支持袁尚。
她最清楚袁绍的心思,袁谭虽好,年纪却太大了,并不受袁绍喜欢。
袁绍真正喜欢的,还是年少的袁尚。
老夫爱少子,古来如是。
为了说服甄宓,刘夫人甚至举了汉武帝的故事。
戾太子刘据也曾得大臣拥护,可是后来如何?
甄宓一一答应,告辞出府。
上了马车,袁熙见她两眼红肿,泪痕犹在,不禁多问了一句。
甄宓将与刘夫人告别的经过说了一遍,袁熙听了,只是笑笑,却没说话。
刘夫人不愧出身世族,读过不少书。
甄宓从小也是个好读书的人,能知道戾太子的故事不足为奇。
但她们终究是女子,从史书中得到的经验似是而非,不足取法。
真要按刘夫人的说法,那袁尚也没机会,他就是刘胥、刘旦一样的人物,最有机会的反而是最小的弟弟袁买。
老夫爱少女,袁买才是真正的少子,袁尚却已经成年。
父亲袁绍今年五十六岁,假设再活十年,袁尚已经三十多了,还算个屁的少子。
少年轻狂,妇人之见,莫过于此。
坐在宽敞舒适的马车中,袁熙抱着甄宓,将手伸入甄宓的怀中取暖,一时出神。
从樊舆亭出发的时候,他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尽快赶到官渡,赶到乌巢,阻止曹操。
如今大事已定,他不能不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
用不了多久,父亲袁绍就会收到袁尚的消息,如何评价他现在的反应,是第一个需要打听的问题。
回幽州之后,该如何安排下一步的事宜,比如征讨辽东,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前一个问题暂时无解,他只能被动的等待,看看谁会给他送消息。
后一个问题,他可以主动想些办法。
从中山甄氏带一些人走,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中山甄氏毕竟是商人出身,施政统兵的能力就算有,也需要时间慢慢培养。
当务之急,还是要从幽州本地着手。
幽州其实还是有一些人才的,只是这些人才不肯为袁氏所用。
比如鲜于辅。
他虽然出任幽州刺史已经两年了,却没能控制整个幽州,除了辽东被公孙度控制,身边还有一个威胁更大的敌人,也就是鲜于辅,眼下驻扎在渔阳北部的犷平一带。
据他收到的消息,官渡之战前,鲜于辅曾亲自赶到官渡拜见曹操,被曹操拜为左度辽将军,封亭侯,发还本州,使其领幽州六郡。
现在曹操败了,而且被他割了首级,鲜于辅会作如何反应?
是弃官归隐,还是前来归降?
从他本人的想法,他当然希望鲜于辅能够归降。
鲜于辅降了,跟随他的那些幽州人也会降,袁氏和幽州之间的恩怨就能缓解大半,对他坐镇幽州有莫大的好处。
可是,袁绍怎么想,他却没把握。
袁绍或许会接受曹操的部下,比如荀彧、郭嘉等人,却未必会接受鲜于辅。
荀彧、郭嘉是汝颍人,本来就是自己人。
鲜于辅则不同,他们一直不是自己人。
他们是刘虞的旧部。
袁绍曾让刘虞之子刘和去幽州,希望刘和能够继承刘虞的影响力,抚定幽州。
只是后来出了一些岔子,刘和被袁绍杀了。
这件事很隐蔽,知道的人不多,但袁熙不相信鲜于辅等人不知情。
有了这层恩怨,袁绍放过鲜于辅等人的可能性不大,说不定最后还是要武力解决。
但袁熙是真不想打。
鲜于辅等人善战是一方面,杀了人,仇会结得更深,以后恐怕再也化解不了,这才是袁熙最担心的。
刘虞父子毕竟不是幽州人,鲜于辅等人却是世代在幽州定居的,姻亲宗族,牵连甚广。
袁熙有些头疼,找不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夫君,你弄疼我了。
”甄宓忽然轻声叫道。
袁熙回过神来,看了甄宓一眼,却见她蛾眉微蹙,眼神娇嗔,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想事情太出神了,手上没轻没重,捏痛了甄宓,连忙抽出手。
不得不说,甄宓的身体真是诱人,像熟透的果实。
昨晚翻云覆雨一番,还不尽兴,眼下一有空,他就想抱着她。
如果不是天冷,他真想在马车里荒唐一下。
着实是憋得太久了,整整两年啊。
正如父亲袁绍所说,幽州不缺女子,可是谁能和甄宓相提并论呢。
这样的女子,天下少有。
忽然间,袁熙心中一动,或许用联姻来缓和和幽州人的关系?
这两年,因为袁曹之争未分胜负,他的任务不是控制整个幽州,而是稳住,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并没有和鲜于辅等人发生冲突。
只要鲜于辅不进攻他,他也不进攻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