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三方(3/3)
他今天单车来赴宴,本是想劝袁熙支持朝廷,为朝廷多争取一些喘息的时间。
袁熙却反过来劝他留在幽州,教授子弟,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袁熙说得也有道理。
幽州地广人稀,胡汉杂居,人才又少,除了武力可堪一用,的确力量有限。
别驾韩珩就那水平,已经是袁熙身边唯一可用的了。
以他圣人后裔的名声和学力,在幽州开馆授徒,那还不是学者景从,四方襁负而至。
“我帮你教授人才,你就能支持朝廷?”
“那要看你能教出什么样的人才,如果和太学生一样,只会聚众上书,嘿嘿……”
孔融怒视了袁熙两眼。
这竖子,哪壶不开提哪壶,竟往我儒生的软肋上捅啊。
虽然郁闷,但孔融身负重任而来,只能耐着性子,和袁熙讨价还价。
他向袁熙透露了一个消息。
虽然曹操阵亡,以曹洪为首的曹操部属大多投降了袁绍,却不是所有人都能为袁绍所用。
甚至可以说,有一大半人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暂时委身袁绍。
实际上,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袁绍的心腹。
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忠于朝廷,不愿为袁绍效力的,还有一部分是不容于袁绍,想为袁绍效劳却没机会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都需要一个能替代曹操的人,或者给他们希望,或者给他们出路。
如果袁熙有意,他可以成为这个人。
孔融还没说完,袁熙就笑了,瞥了孔融一眼。
“孔公,你似乎忘了,曹孟德是我亲手杀死的。
”
“如果你能代替曹孟德,未尝不是天意。
比起阉竖之后,你出身汝南袁氏,比曹孟德更能得人心。
”
“家父是袁氏家主,我还有长兄,还有受父亲宠爱的幼弟,再怎么的,也轮不到我吧。
”
孔融苦口婆心。
“正因为你在袁氏无足轻重,才有可能为天下谋,而不是局限于一姓一氏。
”
“你们这是想将我往火坑里推。
”
“如果这也是令尊希望的呢?”
袁熙愣住了,盯着孔融,半晌才道:“你在胡说什么,家父怎么可能希望我支持朝廷?”
孔融笑了。
“显雍啊,我本来以为你亲手杀死曹孟德,是知道令尊的心思,主动为他分忧。
现在看来,你只是稀里糊涂的做了一件他满意的事,并非有意为之。
”
“等等。
”袁熙抬起手,打断了孔融。
“你不要说反话,刺激我,还是说得清楚些更好。
家父怎么就希望我如此了?要是说不清楚,你今天别想站着走出这道门。
”
“小子,你吓我?”孔融不屑一顾。
“好吧,不管我是否留在幽州,今天先给你上一课。
”
“洗耳恭听。
”
“天下还有忠于汉室的人吗?”
“有。
”袁熙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汉四百年,恩德深入人心,即使朝廷经过董卓之乱,威严扫地,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曹操迎天子到许县后,四方人才蜂拥而至,便是明证。
这件事,曾让父亲袁绍后悔莫及。
“令尊能重用天下所有人吗?”
“这个……”袁熙犹豫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不能。
”
袁绍是什么人,他还是清楚的,别说所有人,就算是已经依附他的人,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离去的也不在少数,其中甚至有反目成仇的。
最典型的,就是臧洪,还有他刚刚杀掉的曹操。
他亲手杀掉曹操,就是不希望袁绍再像当年杀臧洪一样为难,留下骂名。
死在战场上,天经地义,没什么好说的。
“对待这些人,令尊是杀了好,还是留在身边,又或者是为他们另寻出处,眼不见,心不烦,又不至于失控,像曹孟德一样成为心腹之患?”
袁熙眼神闪烁,有些明白孔融的意思了。
但他不敢肯定,这是孔融或者天子身边的人一厢情愿,还是父亲袁绍的真实想法。
如果是后者,他不介意为父分忧。
如果是前者,那他就不能作死了,至少也要请示一下袁绍才行。
他打量着眼前的孔融,忽然心有所动。
“孔公,恕我直言,这不像是你能想得出来的说辞啊。
”
孔融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
“没错,我就是个传话的。
你若是无意,就当我没说。
就算要杀人灭口,也不过我一人而已。
如果你有意,届时自会有更高明的人来与你接洽。
”
“你说的这个更高明的人,是谁?”
孔融嘴角轻挑,没有回答,却反问道:“你希望是谁?”
袁熙双手交叉,置于腹前,同样没有回答。
他沉默了半晌。
“孔文举,待会儿你多喝几杯,中山冬酿是好酒,你平时未必喝得到。
”
“为何?”
“因为我可能要委屈你几天,将你押送到大将军面前。
”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