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3)
儿咳了一声,“办公室里还有不抽烟的同志。
”
他们默默地把烟收起来。
常盼儿微笑道:“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各位。
”
大家无精打采地看过来。
常盼儿说:“你们好像都不太感兴趣。
”
闵薇是负责对外工作的工程师之一,她的外语较为流利。
她勉强笑笑,“您说吧。
”
常盼儿故意说道:“既然你们不感兴趣,这消息我不说也罢,过后你们自己在报纸上看吧。
”
能上报纸的消息?
闵薇多少有些好奇。
其他人打起精神,“您说。
”
声音懒洋洋的,还拖长音。
常盼儿道:“试车台传来消息,新的发动机试车成功。
”
依旧是无精打采拖长音的回答,“哦……”
常盼儿:“新的发动机是一院11所研制的。
”
“好……”
“采用的是新的技术。
”
“不错……”
常盼儿环顾四周,停顿片刻。
等“捧哏”的人发现她良久没说话看过来,才继续说:“做的是膨胀循环系统。
”
敷衍地“哇”声响起,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
他们像是沉睡中的人被挨个叫醒,睁大眼睛看着彼此,不太确定自己的耳朵是否有问题。
常老说什么?膨胀循环系统?
指的是发动机的膨胀循环系统?
闵薇声音颤抖,“您刚才说的是……其他国家现在都在用的膨胀循环?”
常盼儿笑道:“是的,11所研制成功了,试车顺利,接下来全力研究捆绑式火箭,将推力提高至国际水平,甚至是超越他们,各位想要国际订单,还会没有吗?”
再次安静后,阴霾随风而散,整个会议室都沸腾了。
11所竟然真的成功了?
当初他们都不看好的项目,居然成功了?!
他们竟然也有了膨胀循环系统!!他们才刚发射过三代火箭!!
梦想完成得如此之快?!
大家情绪激动,庆祝了足足十分钟,才慢慢冷静下来。
闵薇眼中难掩激动之色,她竭力平复心情,问道:“是您之前提到过得竞争机制?”
常盼儿点头。
“他们真的成功了?!这才过去几个月?!”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对啊,从这项目开始到现在,才过去多久?几个月而已!
短短几个月,怎么可能研究出膨胀循环系统!
而且他们当初都不看好做膨胀循环,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一步步往前走,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以免摔倒。
所有人都很疑惑。
“第三代火箭七十年代提出,一直到发射成功,都十多年了,现在革新成膨胀循环系统,居然只用了几个月?这是真的吗?”
“真的很难想象,当初A国的速度都没如此之快。
”
“哪里是没有,根本是完全不如。
”
“11所是怎么做到的?我现在用人类的脑子完全想不明白。
”
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
常盼儿示意他们安静,“能做到的原因很简单,有一个正确的方案,画正确的图纸,所有人齐心协力解决难题,自然能成功。
”
至于画图纸的那位……
闵薇问:“您是指那个小姑娘?”
闵薇知道常盼儿很在意11所的某个人,她们还一起讨论过她的文章。
云凝的文章内容涵盖范围太广,太超前。
闵薇最开始也看得云里雾里,但云凝的文章后面总会贴心地附带证明的方法。
闵薇见常盼儿很好看云凝,便按照云凝的文章试验过,没想到还真成功了。
常盼儿笑着点头。
她最初就是看了云凝的文章,才决定尝试一番。
闵薇感慨道:“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
发动机试车成功的消息传回11院。
万杰为他们安排了欢迎仪式,科研大楼的门口拉起横幅,所里叫来一百来号人站在楼下捧着大红花迎接他们。
云凝几人昂首挺胸,走路姿势都比往常更高调。
所里除了云凝和陆凌,还有几对夫妻,都在队伍中。
原本是欢呼雀跃的氛围,刚结婚的小年轻一看到彼此,既激动又想念,流着泪抱在一起,氛围就不太对了。
王志看到这一幕,很是感慨。
起码在一年以前,他们还不敢想象自己也能造出膨胀循环系统。
太快了,一切都太快了。
他们这一年的成就,顶过去几年。
王志感慨道:“时代真的变了,不一样了。
”
万杰的心情格外复杂。
他的好儿子还没能回家,他想找机会报复,哪怕能给云凝穿一次小鞋都行,可惜一点机会都没有。
非但报复不了,他还得眼睁睁看着云凝越来越好。
这次设计小组成功研发出膨胀循环系统,他们在一院都能横着走了。
万杰越想越心酸,“还是别高兴得太早。
”
云凝听到他的话,看了过去。
王志问:“怎么说?”
万杰道:“消息一旦传出去,国外发现我们已经有膨胀循环技术,肯定又是一堆卡脖子操作,以后进口都是问题。
”
不等王志开口,云凝便道:“万所,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平等的与他们交流。
我们提升国力,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光明正大地站起来,你说的这些,都是可预想到的,如果想跪,我们早就可以跪了,不用辛辛苦苦在这里研究发动机。
”
万杰:“……”
她是越来越不给面子。
这一回王志的表情也很严肃,“老万,技术跟不上可以下功夫,但思想跟不上,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
“我……”
王志道:“你先回去吧,最近的工作停一停,好好想想,过几天有时间了,我们再聊。
”
万杰:“……”
因为这一件事,11所的人在一院是越来越“嚣张”。
事情很快传到各个所的核心人物耳中。
11所的成就有目共睹,这次是将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了。
听到消息后,他们的反应都很一致——几个月吗?不能啊??
不该是这速度??
101所的人更了解内情,尤其是罗亮和刘桐。
这次在云凝的帮助下,刘桐找到制作高纯度液氢的新方式,正积极研究中,连所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