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3)
自行车赚了钱,大家的想法也就多了。
开会时不再争执做生意究竟靠不靠谱,只想着究竟会不会赚钱。
“赚钱”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能帮忙的人就多了,云凝终于有时间去关注各个大院的进展。
半年前云凝在会议上提出了未来研究新方向,如今各个大院都进展神速。
四代火箭已经发射成功。
被誉为太空专车的神箭发射成功,这是将来可以把载人飞船送到太空的运载火箭。
四代火箭第三版增加了末级发动机二次启动能力,进行大量技术改进,可以满足多种卫星在发射轨道、重量、空间布局等方面的高要求。
而它首次发射,便成功将一颗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华国的第一颗遥感卫星。
华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着。
从时间来看,起码已经来到二十世纪初的水准。
没过一年,给大院的拨款大打折扣。
好在大院的商业项目搞得都不错,完全能填补空缺,甚至还能给职工们发奖金。
拿到奖金的那一刻,大家心服口服。
虽然他们对航天事业都有热爱之心,但热爱的同时还能赚到钱,那就更好了。
大院设立了专门管理各种商业项目的部门,与各个大厂合作,不完全参与生产,从烦琐的生产工作中解脱出来。
在云凝的建议下,大院技术入股,与各个大厂分红,赚的钱一点儿都没少。
科研进展快,几乎没有瓶颈,工资按时发放,时不时地还有奖金分红,大院所有人完全投入到工作中,每个人都劲头十足。
曾经以程元为首的老旧派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只是大院的资源已经完全向云凝等新思想代表倾斜,他们终究是回不到曾经的辉煌了。
新的一年,载人飞船计划重新启动。
七十年代载人飞船计划,即曙光一号计划就已提出,甚至还进行了宇航员的选拔,这些宇航员曾被称为曙光战士,但在八十年代初被叫停。
从八十年代初到现在,大院对载人航天计划持悲观态度。
A国传来的一个又一个喜讯对他们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尤其是登上月球的消息,曾让所有人都陷入消沉。
但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华国的技术不可同日而语,只不过他们最近两年工作太忙,没时间与国外交流,对国外技术的了解仅仅局限在A国的新闻报道和论文上。
他们已经不会紧盯着A国动向不放了。
导航卫星发射成功的同时,载人飞船计划重启。
军转民带来的巨额利润让他们无需长时间地等待国家经费。
云凝主要负责的是高空逃逸救生系统的研制,这对载人飞船来说至关重要,没有什么比宇航员的性命更加重要。
载人飞船工程的研究要比其他项目时间更久些,毕竟这是全新的技术。
云凝研究救生系统的同时,还要往五院跑,五院负责研制飞船本身,一院则代表运载火箭方,两个大院需要商量的事情很多,比如技术接口、重量分配。
这些琐事会产生巨大摩擦,但只要云凝在,就完全没问题。
毕竟云凝也帮了五院不少,他们就算不给常盼儿面子,都不能不给云凝面子。
云凝的休息日几乎已经被挤压光了,她连盯着文件都会打瞌睡。
连洁见状,特意去找常盼儿帮云凝请假,常盼儿勒令云凝回家休息。
她还不知道发生什么,就看到陆凌出现在她面前。
陆凌也忙,两人明明在同一个大院工作,还在一个家里生活,现在搞得像异地恋。
云凝搂住陆凌,身体接触到他的一瞬间,已经想打瞌睡了。
陆凌摸了摸她的额头,拧眉道:“很烫。
”
连洁紧张地看着,“发烧了?最近很多人感冒发烧,季节性感冒很厉害。
”
孟海去医药箱里翻出体温计,“她的脸色的确不太好。
”
陆凌给云凝试了体温,已经38.5度。
陆凌将云凝抱起来,“我直接带她去医院,明天就不来了,带她在家休息。
”
连洁道:“快去吧,这边有我们,不用担心。
”
陆凌已经很久没来711医院。
他借来轮椅,让云凝先睡着,然后去挂号。
最近换季,感冒发烧的人多,尤其是孩子。
711医院的儿科早已人满为患,而且儿科不是711的优势科室,现在普通发热门诊也坐着一大帮孩子。
陆凌拧眉看着在前面排队的人,要排到他们,还不知要多久。
云凝拽了拽陆凌的衣摆,“你也找个口罩戴,别被传染。
”
感冒发烧的人多,物资紧缺,陆凌只找到一个医用口罩,还是纱布棉布混合的那种。
他低声道:“我有了,你好好休息,别想太多。
”
云凝又昏昏沉沉地向后靠去。
两人排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快轮到他们。
陆凌把云凝叫醒,听到叫号,正要推着她走进去,忽然被后面的人拽了一把。
一对夫妻领着一个孩子,急匆匆地往里走,“麻烦让让,我家孩子快不行了。
”
小男孩懵懂地跟在父母身后。
陆凌瞥了眼身后,确定他们是突然出现的,客气地挡住他们的去路,“您是来复诊的?”
“复什么诊?”男人急急火火道,“你看我家孩子,已经烧了三天了,诊所的人说了,再不来医院看病,容易烧成肺炎,你先让开,我家孩子情况比较急。
”
陆凌看向小男孩。
小男孩的状态可不像是快不行了的。
陆凌面无表情道:“请去排队,我们也排了一个小时。
”
“你这个人,怎么还和孩子计较?”女人也来了脾气,“你家里没孩子?谁都有养孩子这一天,等你当了父母就明白我们的心了!”
陆凌问:“我不和他计较,能得到什么,他给我养老?”
“你……你这人怎么一点儿公德心都没有?”
“还有,我当不当父母都不能理解你们的心,孩子发烧三天没退烧,现在才带来看病?”陆凌不为所动,“麻烦去排队。
”
陆凌向后看去,“这里也有两个孩子一直在排队,他们的精神状态比你儿子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