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数据掮客(2/3)
的委托。
而且,那份过于具体的“仿生神经接口”资料……这个领域,与“蓬莱”计划可能涉及的意识上传技术,存在某种模糊的关联性。
是巧合?还是试探?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这会不会是一个精心伪装的陷阱?来自龙穹,或者那个隐藏在“蓬莱”背后的势力,用一笔可观的报酬做诱饵,测试他的反应,或者试图捕捉他的黑客指纹?
风险极高。
但他旋即又想到了另一个可能性:万一这不是陷阱呢?万一只是单纯的商业窃密?拒绝一笔60信用点的交易,本身就可能显得异常。
一个活跃于灰色地带的数据掮客,没有理由拒绝这样丰厚的报酬。
过于谨慎,反而可能暴露自己心中有鬼。
更重要的是,一种近乎偏执的探究欲攫住了他。
他需要确认。
他需要知道,这究竟是不是冲着他来的。
如果是,对方到了什么程度?如果不是……或许他能从“星帆”的内部网络里,发现一些与“神经接口”相关的、能间接印证或缓解他对“蓬莱”担忧的蛛丝马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工匠:预付40%。
给我目标网络的结构概要和访问权限弱点报告,我知道你有。
】他故意抬价并索要更多资源,这符合一个贪婪且谨慎的黑客的人设。
【掘金人:(发来一个加密数据包)预付35%。
附件是基础结构图和我们目前掌握的薄弱点清单。
客户给的期限是48小时。
祝你好运,工匠。
】
交易达成。
35个信用点瞬间转入林劫的一个匿名钱包。
他断开连接,彻底清除了通讯痕迹。
现在,他面对的不再是猜测,而是一个具体的目标。
他的眼神变得专注而锐利,之前的焦虑和不安被一种冰冷的、狩猎般的兴奋所取代。
他熟悉这种感觉,这是踏入危险领域前的战栗,也是他大脑超频运转的前奏。
他并没有立刻扑向“星帆”的网络。
而是首先调动了大量计算资源,开始对“掘金人”提供的目标信息进行彻头彻尾的逆向工程和真实性验证。
他检查结构图是否存在逻辑矛盾,分析薄弱点清单是真实漏洞还是精心布置的诱饵。
他像一位古董鉴定师,用各种数字工具仔细审视着这份“藏宝图”的每一个细节。
同时,他构筑了前所未有的严密防御。
他启动了十多个位于全球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匿名代理服务器,连接路径经过精心设计,不断变换,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虚拟迷宫。
他的操作指令被切割成无数碎片,夹杂在海量的垃圾数据流中发送,如同将一滴水混入奔涌的江河。
他甚至准备了多个“自杀式”数字傀儡,一旦检测到任何追踪迹象,这些傀儡会立刻激活,主动暴露并执行自毁程序,吸引并迷惑可能的追猎者。
准备工作耗时良久,当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时,一切才就绪。
攻击时刻选择在凌晨四点,人体生理最疲惫,也是夜间安保人员交班前警惕性可能稍降的时段。
行动开始。
林劫的意识如同一个无形的幽灵,沿着构建好的代理链,悄无声息地接近“星帆生物科技”的网络边界。
公司的防火墙像一座宏伟的电子堡垒,在数字视野中散发着冰冷的蓝光。
它并非龙穹那种级别的怪物,但对于一家中型企业来说,已堪称坚固。
“掘金人”提供的几个漏洞之一——一个存在于某老旧外部协作平台API接口的身份验证逻辑缺陷——果然存在。
林劫没有丝毫犹豫,利用这个缺口,像一缕微风吹过一道未被关严的门缝,滑入了内部网络的外围区域。
他没有直奔主题。
而是首先侵入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内部员工论坛服务器,将其作为第一个跳板和中转站。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横向移动,避开核心数据区的直接防护,targeting一个负责日志记录的子系统。
他的目标并非“海燕”草案本身,而是首先获取系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