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墨影初现(2/3)
转,每一个跳转点都经过精心挑选和伪装,尽可能抹去自身的源头痕迹。
经过层层加密和伪装的数据流,如同幽灵般渗入城市的数字脉络,最终汇聚到一个极其特殊的网络地址。
这是一个需要邀请码和动态密钥才能进入的加密论坛入口,代号“巴别塔”。
登录的瞬间,界面陡然一变。
花哨的全息广告和友好的用户界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极简的、近乎原始的文本和代码界面。
色彩被压到最低,只有单调的绿色字符在黑色背景上滚动,充满了复古的未来感和隐秘的气息。
这里没有算法推荐,没有用户评分,只有最原始的信息流和基于密钥加密的私密聊天室。
林劫像一个潜行的幽灵,沉默地浏览着一个个帖子。
内容光怪陆离:有出售零日漏洞的黑市商人标出的天价;有讨论如何物理屏蔽龙吟系统监控的技术帖;有对系统伦理的激烈抨击和哲学思辨;也有关于某些高管丑闻的所谓“内部消息”,真假难辨。
他快速过滤着无用信息,寻找着有价值的线索。
突然,一个被置顶且加了特殊标注的帖子吸引了他的注意。
标题很简单:【系统即牢笼,自由皆有价】。
发帖者的ID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墨”。
帖子内容并非直接贩卖情报,而是一篇文笔犀利、充满煽动性的檄文。
它详细剖析了龙吟系统如何通过信用评分、数据监控和算法推荐,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无形中构建起一个剥夺人性自由、固化社会阶层的数字牢笼。
文章没有停留在批判,还隐晦地提及了数次未被公开报道的、针对系统基础设施的“成功抵抗行动”,并暗示有一个组织正在“编织阴影,以求曙光”。
帖子的回复数极高,但大多数都是加密的,可见其讨论的敏感程度。
公开的回复中,有人狂热支持,有人冷嘲热讽,也有人谨慎地询问如何获取更多信息。
“墨……”林劫默念着这个代号。
这个风格,这种对系统深入骨髓的理解以及隐含的行动力,与他之前接触过的所有情报贩子或黑客组织都不同。
它更……有目的性,更像是一个有着统一理念和行动纲领的实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尝试用几个不同的匿名身份在帖子下回复,提出一些技术性很强、指向系统核心漏洞的尖锐问题。
这是一种试探,投石问路。
回复很快出现,并非在公开页面,而是直接发送到了他的加密收件箱。
来自“墨”。
回复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熵’,你的火焰为何而燃?仅为取暖,还是欲焚尽枷锁?”
林劫的心脏猛地一跳。
对方不仅迅速找到了他伪装下的真实访问路径(至少是部分路径),更直接点破了他内心深处那个连自己都不愿完全直视的、代表混乱与毁灭的代号。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