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修的是她的念想啊(2/3)
,可能这段影像早就读不出来了,那是一段回忆啊。
而我呢,现在手里就像握着一根火柴一样。
我立马转身冲进仓库,在一堆废弃的零件里翻来翻去。
我把玄甲卫X残骸里的备用电源组给拽出来了,可是这电压峰值太高了,要是直接接上去的话,残留的存储芯片一下子就会被烧毁的。
可不能这么莽撞。
我蹲在地上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就浮现出农场温室的画面——那些刚发芽的太空番茄苗,娇弱得很,稍微碰一下可能就会死掉。
我们当时用“缓释供电板”,把脉冲电流转化成持续的微小电流,就像给婴儿喂奶一样小心翼翼地输电。
“对了!”我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我把震动仪的储能电容拆下来,又从报废的太阳能板上刮下导光层,拼拼凑凑弄出了一个简易的稳压电路。
接头就用营养膏的包装膜来做绝缘层,就这样勉强弄出了一套低损传输系统。
最麻烦的就是光学部分了。
量子衍射片都毁成啥样了,没这玩意儿,投影仪就跟块破铜烂铁似的,一点用都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在资料库里找了个遍啊,想找个能替换的东西,可就是找不着。
嘿,巧了,玉兔α做例行汇报的时候冒了一句:“纳米修复剂在波长532纳米的光照下,会出现自组织蜂窝结构。
”
我一听,眼睛都放光了。
这修复剂本来是用来补墙上那些小裂缝的,谁能想到呢,在特定的条件下,它居然能形成那种像透镜阵列一样规则的结构。
我赶紧调出光谱模拟器,一遍又一遍地测试角度和强度。
当聚焦的阳光以15度角照到喷注区域的时候,那些纳米粒子还真就开始有秩序地排列起来了,六边形的蜂窝结构就这么慢慢形成了。
我大气都不敢出,指挥玉兔α把修复剂特别精准地喷到镜头表面,然后再用聚焦的阳光加热定型,就这么临时替代原厂的晶格了。
嘿,还真成了。
这一整套装置看起来特别糙,就跟高中生手工课上做出来的东西似的,不过好歹能使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改装好的电源接到投影仪底座上,手指就悬在启动键上头,半天都没按下去。
我可不是怕失败啊。
我是怕这要是成功了,她会恨我呢。
就在这个时候,系统警报轻轻响了一下。
【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来源:纪念厅·癸区。
】
我心里“咯噔”一下。
她……今天晚上提前去哪儿了?
我憋住气,手指终于按下去了。
投影仪“嗡”的一声,那声音就像是从沉睡了万年的地方被叫醒了发出的叹息似的。
光学阵列微微地颤动起来,那破损的镜面呢,在纳米蜂窝结构的折射下,嘿,还真就开始聚起了微弱的光斑。
有一束蓝白色的数据流缓缓地升起来了,在空中扭来扭去的,然后重新组合,第一帧画面就这么抖抖索索地出现了。
那是一间让人感觉很熟悉的会议室,穹顶上面刻着“羲和计划·终章会议”这几个古篆字呢。
一群穿着白袍子的科学家围坐在一起,他们的脸看上去很严肃,不过又带着点笑意。
从他们的眼神里看不到害怕,就只有那种完成使命的平静。
镜头慢慢地往前推,年轻的常曦站在中间呢,头发黑得像瀑布一样,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星星似的。
她穿着首席指挥官那种带银纹的长袍,声音又清冷又坚定地说:“要是以后有人看到这个影像啊,就跟他说,咱们可不是逃兵。
咱们把希望的火种交给月亮了,就为了等着有个人能接住它。
”
我这心一下子就揪紧了。
这可不是什么遗言啊,这是嘱托呢。
就像是一个文明快不行的时候,最后一次睁大眼睛看向未来的那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