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遇见“杠精”始祖:白马到底是不是马?(1/3)
马骥啃着干硬的麦饼,沿着学宫的廊道慢慢走,心里暗下决心:以后再遇到辩论,坚决绕着走,绝不凑半点热闹。
廊道两旁种着槐树,叶子长得茂盛,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穿宽袍的士子走过,手里捧着竹简,脚步匆匆,嘴里还在小声念叨着什么,气氛安静了不少,比广场上的喧嚣舒服多了。
他正走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带着点不容置疑的语气:“前方那位先生,请留步。
”
马骥心里一紧,下意识想跑,又觉得不太礼貌,只能慢慢转过身。
只见一个身材清瘦的中年士子站在不远处,穿着件整洁的素色宽袍,头发用木簪挽得一丝不苟,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锐利得像刀子,仿佛能穿透人心。
他手里拿着一卷竹简,腰间系着块小巧的玉牌,站在那里,自带一种“我很讲逻辑”的气场,让人不敢随便敷衍。
“阁下是?”马骥谨慎地问,心里琢磨着:这人看起来不好惹,不会是刚才儒墨辩论的人追过来了吧?
“在下公孙龙。
”士子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却带着自信,仿佛“公孙龙”这三个字一说出来,对方就该知道他是谁。
公孙龙?马骥心里“咯噔”一下——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他使劲想了想,突然记起来了:这不就是那个说“白马非马”的家伙吗?名家的代表人物,古代逻辑学(或者说“诡辩学”)的大师!传说中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圆的说成方的,专业“抬杠”的祖师爷!
马骥瞬间拉响警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蛋,碰上行家了!比刚才那两位理念之争的大佬难缠多了,这可是能把人绕进逻辑死胡同里的主儿!
“久仰久仰!”马骥赶紧拱手,脸上挤出个笑容,心里却在打鼓:千万别跟他聊逻辑,千万别跟他辩题,赶紧把他打发走。
公孙龙似乎对他的客气话没什么反应,直截了当地说:“方才在广场,听闻先生与儒墨二家论‘爱’,以‘扫院子’‘划算’喻之,颇有趣味。
然依在下之见,先生的论述逻辑根基不稳,概念混淆之处甚多,算不得严谨。
”
马骥:“……”我就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公孙龙不等他反驳,便开始了自己的“逻辑教学”:“譬如先生言‘成本’,此‘成本’究竟指何物?是人力?是物力?还是心力?与‘爱’之本质又有何关联?再譬如‘效益’,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标准?若无清晰界定,一切论述如同沙上筑塔,风一吹就倒。
此乃‘名不正则言不顺’,先生不会不懂吧?”
马骥头皮发麻,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一团浆糊,被公孙龙用一根名叫“逻辑”的棍子使劲搅合。
什么“名不正言不顺”,什么“概念界定”,这都啥跟啥啊?他就是随口打了个比方,怎么还上升到“逻辑根基”了?
公孙龙显然没打算放过他,继续道:“既然先生亦好论辩,不如我们就论一个简单命题,也好让先生明白‘名实之辩’的重要性。
请问先生,白马,是马否?”
来了来了!经典考题!“白马非马”!马骥心里疯狂吐槽:这特么不就是古代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