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润物细无声(上)(2/3)
敬重啊。
我书局虽小,愿倾尽所有,力求完美,稿酬……稿酬我们可以再议!”
两位文化领域的长者,为了争夺一篇书稿,竟在林砚面前有些失态,这场景引得不少放学的学生驻足围观,窃窃私语。
林砚看着眼前二人,一个代表着迅捷的传播和即时收益,一个代表着传统的传承与精工细作,他略一沉吟,心中便有了决断。
“李总编,王掌柜,不必争执。
”林砚开口,声音平和却自有分量,“《聂隐娘》一事,我可做如下安排:报纸连载,面向大众,以求速传;书局刻印,务求精良,以利珍藏,二者并行不悖,并无冲突。
”
李翰文和王掌柜都愣住了,一文两授,在这行业里并非没有先例,但通常都是知名大家的特权,一个少年能如此冷静地提出这种方案,并且听起来合情合理,着实令人惊讶。
林砚继续道:“报纸连载之权,可授予贵报。
而刻印成书之事,则需劳烦王掌柜。
至于稿酬,报纸按约定支付,书局则按售出分成即可,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他这个方案,既保证了故事的快速传播和稳定收入,又满足了书籍精印流传的需要,同时并未让任何一方吃亏,显得大气而周全。
李翰文率先反应过来,虽然不能独家,但能拿到连载权已是成功,立刻点头同意。
王掌柜更是喜出望外,他本已绝望,没想到柳暗花明,连连作揖:“公子思虑周全,老朽佩服。
必定不负所托,将此书刻印得尽善尽美。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场小小的风波,被林砚三言两语化解。
围观的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对林砚的敬佩又深了一层,这不仅是有才华,更是有手腕。
处理完投稿事宜,林砚并未直接回家,他拐过几个街角,来到一条相对僻静的老街。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材香气,这里聚集着几家老字号的药铺。
改善家庭经济是其一,自身的修行更是根本,文气滋养精神,但身体的打熬亦不可荒废,原主体质偏弱,他需要一些温和的药材来固本培元。
他信步走进一家名为“百草堂”的老店。
店铺不大,陈设古朴,柜台后坐着一位须发皆白、正在闭目养神的老医师。
林砚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静静感受着店铺里各种药材散发出的微弱气息,文气提升后,他的感知越发敏锐,能隐约辨别出哪些药材蕴含的灵气更为温和纯正。
片刻后,他根据脑海中的医药知识(融合的记忆包含部分常识),并结合感知,报出了几味药材的名字:“请问,可有品质上乘的黄芪、当归、枸杞,年份久些的野山参切片也可。
”
老医师睁开眼,浑浊的目光扫过林砚,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少年年纪不大,开口要的却都是温补元气、价格不菲的药材,而且语气沉稳,不像寻常人家孩子。
“有倒是有,不过价钱……”老医师慢悠悠地说道,带着一丝试探。
“价钱无妨,但求品质。
”林砚语气平静,刚刚敲定的稿酬,让他有了些许底气。
老医师不再多言,起身从身后的药柜里取出几个陶罐,小心地称取药材,林砚仔细观察,发现这老医师手法娴熟,选取的药材也确实品相不错,灵气盎然,心中暗暗点头。
就在药材即将包好时,店铺帘子一掀,一个满脸横肉、穿着绸衫、管家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大大咧咧地往柜台上一靠,嚷道:“陈老头,上次跟你订的那支五十年份的老山参,赶紧给我包起来,刘教头练功等着用呢。
”
被称为陈老头的老医师眉头微皱,但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