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雨欲来(2/3)
境六重巅峰,实力……已非昔日可比。
而且,他向来眦睚必报,你……千万要小心。
”
这是苏家第二次传递出清晰的善意。
林砚能真切地感受到苏沐清话语中的关怀之情绝非虚情假意,他颔首示意:“多谢提醒,我定会多加留意。
”
苏沐清凝视着林砚那如平湖般平静的面庞,仿佛试图从他的眼眸中洞察出些许端倪,最终只是无奈地叹息一声:“你好自为之吧。
”
话罢,她转身离去,那背影虽依旧笔直如松,却难掩一抹难以觉察的忧虑。
苏沐清的警告,印证了林砚先前的直觉。
那股弥漫着煞气、如疾风般急速逼近的力量,果真是张狂无疑。
开元境六重巅峰,半只脚已然踏入高阶武者的门槛,这般实力,绝非雷啸之流所能望其项背。
这无疑将是他穿越以来,所面临的最为艰巨的挑战。
压力,亦是动力。
回到家中,林砚犹如一头猛虎,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修炼之中。
他双腿盘膝坐在床上,心神如同飞鸟般全然沉浸于脑海中的【文明图鉴】。
三颗主星——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宛如巍峨高山,坚不可摧;李白的潇洒剑意,恰似凌厉长剑,无坚不摧;韩愈的师道尊严,仿若苍松翠柏,傲然挺立,它们宛如璀璨星辰,光芒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他的文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代表《少年华夏说》的那颗新星,亦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为他提供着蓬勃的朝气与变革的意志。
他尝试着将不同的“意”融会贯通,仿佛一位指挥家,巧妙地协调着各种乐器,奏响一曲和谐的乐章。
以浩然正气为坚实的根基,守护自己的心神,犹如钢铁长城,坚如磐石;
以潇洒剑意为锐利的锋芒,击溃敌人,恰似狂风暴雨,势不可挡;
以师道尊严为准则,确立方圆,仿若规矩方圆,不容逾越;
以少年朝气为强大的动力,勇往直前,犹如离弦之箭,锐不可当。
四种意境在他的意念流转间,如灵动的舞者般不断交织、变幻,虽远未达到炉火纯青、圆融贯通的境界,却让他对文气的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意”的比拼,关键在于精神层面的高度与强度,就如同攀登高峰,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张狂修为虽高,但其心性暴戾,意志必然存在破绽,如同那千疮百孔的堤坝,一触即溃。
只要找到其心灵漏洞,以更高层次的“意境”攻之,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同时,他也没有放下身体的打熬。
药浴的频率增加,那套《基础导引术》也被他不断完善和练习,身体的气血犹如汹涌的波涛,明显旺盛了许多,经脉也如同通畅的河道,更加顺畅。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身体是承载文气的舟船,绝不能忽视。
夜深人静时,他则会拿出父亲林建国初步整理过的那叠徐老先生赠送的古老手稿,就着灯光仔细研读。
那些古怪的字符和玄奥的图谱,在他结合脑海中的华夏文明智慧,尤其是《易经》八卦、道家吐纳等理念进行印证时,时常会灵光一闪,获得某种启发。
虽然大部分依旧如同天书,但偶尔解读出的只言片语,往往蕴含着对能量运行、天地共鸣的独特见解,让他受益匪浅。
这让他更加确信,这个世界失落的历史中,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而文道的复兴,或许与揭开这些秘密息息相关。
就在这紧张的准备中,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第三天下午,放学时分,天空阴沉,乌云低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沉闷。
林砚刚走出校门,就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