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夜探观星台(3/3)
度,便知绝非等闲。
“林公子,冒昧打扰。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拱手道,“鄙人赵铭,忝为江南行省文教司副司长。
”
文教司副司长?省级文教高官?林砚心中微凛,面上却不露分毫,从容还礼:“原来是赵司长,失敬。
不知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赵铭目光扫过书房内简朴的陈设与桌上墨迹未干的书稿,眼中掠过一丝赞赏,笑道:“林公子于江城擂台论道,名动四方,文章锦绣,更引动文气,实乃我江南文坛近年来罕有的幸事。
赵某此来,一是代表文教司,对公子表示嘉许;二来,亦是受人之托,带来一份邀请。
”
言罢,他示意随从将礼盒奉上,内中是几锭官银与一套质地精良的文房四宝。
“区区薄礼,聊表心意。
”
林砚并未推辞,坦然收下,道:“多谢司长厚爱。
不知是何邀请,竟劳您亲自前来?”
赵铭神色郑重了几分,道:“星辉学院,林公子想必知晓。
”
林砚心下一动,点头称是。
赵铭续道:“星辉学院文学院院长,当代大儒顾青源先生,读到了公子在《江城日报》上的文章及擂台论道的传闻,对公子赞赏有加。
顾院长亲笔修书,特邀公子参加下月于省城举办的‘江南文会’,并诚挚希望公子能考虑,于今秋特招进入星辉学院文学院深造。
”
说着,他取出一封烫金请柬与一封密封的信函,郑重递与林砚。
信函上笔力千钧:“林砚小友台鉴:闻君年少英才,文气初显,于江城擂台论道,振聋发聩……江南文会,群贤毕至,盼君莅临,共襄盛举。
星辉文院,虚席以待,愿与君切磋学问,探索文道之奥……顾青源顿首。
”
星辉学院!大儒顾青源!特招邀请!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分量的橄榄枝,比之此前南宫瑶带着审视意味的招揽,以及市教育局的保送资格,层次高了何止一筹。
这是来自帝国顶尖学府与文道权威的正式认可与期许!
林砚握着请柬与信函,心潮微微起伏。
星辉学院,确实是他现阶段理想的选择,那里有更广阔的舞台,更丰富的资源,更深入的学问探索。
江南文会,更是结识同道、验证所学、传播理念的绝佳机会。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
他同样清醒,一旦接受邀请,便意味着正式踏入更高层次的漩涡中心。
省城势力盘根错节,绝非江城可比。
这邀请背后,是否也暗藏着某些势力的博弈与期待?
他沉吟片刻,抬头迎上赵铭的目光,语气平静而坚定:“多谢顾院长厚爱,多谢司长亲自传信。
此事关乎学生未来道路,恕学生不敢轻率,需仔细思量几日,再作答复,望司长海涵。
”
赵铭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似乎未料到林砚在此等诱惑前仍能保持如此冷静与审慎。
他笑了笑,道:“理应如此。
文会于下月十五举行,公子有充足时间权衡。
届时,赵某在省城恭候大驾。
”
送走赵铭后,林砚立于窗前,远眺省城方向,手中那封顾青源的信函,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无限的机遇与未知的挑战。
观星台的发现,为他打开了快速提升的实力之门;星辉学院的邀请,则为他铺设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道路。
机遇与风险,再次并肩而至。
是继续蛰伏江城,潜心积淀?还是毅然奔赴省城,迎接那更大的风浪与舞台?
他的目光穿过窗棂,投向无垠天际,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
雏鹰羽翼渐丰,终须振翅,搏击长空。
喜欢我在高武世界当文豪请大家收藏:()我在高武世界当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