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粮铺立足,暗窥风波(2/3)
压对手】
【当前状态:挑衅(受西门庆指使,来找粮铺麻烦)】
【好感度:-30(视赵掌柜为眼中钉)】
【关联信息:今日来是为了逼迫赵掌柜交出城南的两个老主顾,否则就断了粮铺的东平府粮源】
孙奎冷笑一声,伸手拍了拍柜台上的粮袋:“赵掌柜,咱们明人不说暗话。
城南的李大户和张员外,以后就让他们来我们粮栈买粮,你这边就别掺和了。
”
“凭什么?”赵掌柜气得脸色发白,“李大户和张员外跟了我十年,你说抢就抢?”
“就凭我们大官人有本事!”孙奎嚣张地说,“实话告诉你,东平府的张粮商已经答应我们了,以后只给我们粮栈供货。
你要是识相,把主顾让出来,我们大官人或许能赏你口饭吃,不然再过半个月,你这粮铺就等着关门吧!”
这话像一块石头砸在赵掌柜心上,他的身子晃了晃——东平府的粮源是他的根基,没了粮源,粮铺确实活不下去。
王大牛气得攥紧了拳头,想上前理论,却被赵掌柜拦住了。
赵掌柜知道,孙奎背后是西门庆,硬拼只会吃更大的亏。
乔郓站在一旁,心里快速盘算。
孙奎的话里有两个关键信息:一是西门庆要抢城南的两个大户主顾,二是他用东平府的粮源要挟赵掌柜。
但孙奎说“张粮商已经答应只供货给粮栈”,这话多半有水分——商人重利,张粮商不会轻易放弃赵掌柜这个老客户,顶多是西门庆施压,让他抬高给赵掌柜的粮价,或者拖延供货。
而且,李大户和张员外能跟赵掌柜十年,说明对他信任,未必会轻易转投西门庆的粮栈,他们担心的,恐怕是粮铺断货,影响自家食用。
“孙管事,”乔郓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粮铺安静下来,“你说张粮商只给你们供货,可有凭证?”
孙奎愣了一下,没想到一个小工敢插嘴,顿时瞪起眼:“哪里来的毛头小子?也敢管老子的事?滚一边去!”
乔郓没怕,反而往前迈了一步,目光直视孙奎:“我只是觉得,空口无凭。
张粮商做的是正经生意,要是真断了赵掌柜的货,传出去,人家会说他仗着西门大官人势力,欺压同行,以后谁还敢跟他合作?”
这话正好戳中了要害。
张粮商虽然和西门庆有往来,但毕竟是外地商人,在阳谷县立足靠的是信誉,真要是做了“断人粮路”的事,传出去对他的名声不好。
孙奎的脸色变了变,一时语塞。
他确实没拿到张粮商的凭证,只是西门庆让他过来吓唬吓唬赵掌柜,逼他主动让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掌柜也反应过来,立刻顺着乔郓的话往下说:“孙管事要是拿不出凭证,就请回吧。
我的粮源自有着落,主顾也不是你说抢就能抢的。
”
孙奎恼羞成怒,想动手教训乔郓,却被赵掌柜拦住:“孙管事要是在我铺子里动手,我现在就去县衙报案,看看县太爷是管不管你仗势欺人!”
孙奎看着赵掌柜强硬的态度,又看了看一脸平静的乔郓,知道今天讨不到好,放了句狠话:“好,你们等着!这事没完!”说完,带着跟班悻悻地走了。
粮铺里的气氛松了下来。
王大牛拍着乔郓的肩膀,一脸佩服:“郓哥,你真行!刚才那话,说得太解气了!”
赵掌柜看着乔郓,眼神彻底变了——这少年不仅算术好,胆子大,脑子还灵活,关键时候能顶事。
他走过去,拍了拍乔郓的后背:“今日多亏了你。
你这脑子,比我想的还要灵光。
”
【叮!支线任务“获得赵掌柜的初步信任”完成。
奖励:基础算术技能(入门)已激活,粮铺内部信息(简略版)已更新。
】
【粮铺内部信息:1.核心客源:城南李大户、张员外(每月各购粮二百斤),东街散户(每日约三十斤);2.粮源:东平府张粮商(每月供货一千斤,价高但稳定),本地小粮农(零星供货,量少但便宜);3.困境:西门庆粮栈打压,粮源不稳定,利润微薄。
】
乔郓心里一喜,基础算术技能激活后,他感觉脑子里对数字的敏感度更高了,记账时思路也更清晰。
而粮铺的内部信息,更是帮他找到了破局的方向。
“掌柜的,其实孙管事的话,也给咱们提了个醒。
”乔郓沉吟道,“东平府的粮源确实不稳,咱们得找个备用粮源。
”
“我也想啊,”赵掌柜叹了口气,“可本地的粮农都被西门庆压着,不敢给咱们供货。
外地的粮商,要么太远,要么价钱太高。
”
“未必没有办法。
”乔郓说道,“我之前在码头认识些脚夫,他们说城西有个刘老汉,种了十几亩粮田,去年收成不错,但西门庆的粮栈只肯按五文一斤收,他不愿意,粮还囤在家里。
咱们要是愿意按六文一斤收,他说不定肯卖给咱们。
”
这话不是瞎编的——上午和王大牛聊天时,王大牛提过城西有个“倔脾气”的粮农,和西门庆的粮栈闹过矛盾。
乔郓只是把信息整合了一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赵掌柜眼睛一亮:“真的?六文一斤虽然比西门庆给的高,但比东平府的粮价低两文,划算!可刘老汉敢得罪西门庆吗?”
“咱们悄悄去收,不让西门庆的人知道。
”乔郓说道,“让码头的脚夫帮忙运粮,他们常年在外面跑,知道怎么绕开西门庆的眼线。
而且刘老汉的粮不多,一次也就一百来斤,不会引起注意。
等咱们攒够了本钱,再找更多这样的小粮农,慢慢把粮源稳定下来。
”
赵掌柜盯着乔郓看了半晌,突然笑了:“好小子,你这脑子,真是天生做生意的料。
这事就交给你去办,需要多少钱、多少人,跟我说一声。
”
“谢谢掌柜的信任!”乔郓连忙应道。
他知道,这是他在粮铺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也是他积累第一笔“人脉资本”的开始——联系码头脚夫、对接刘老汉,这些都会成为他未来信息网的一部分。
当晚,乔郓住在后院的柴房里。
柴房不大,堆着些干草和柴火,但比之前寄住的亲戚家好多了。
他摸出白天卖梨和赵掌柜预支的两文钱,心里踏实了不少。
【叮!主线任务“活过三个月”进度更新:15%。
当前生存状态:稳定(有固定居所及收入)。
】
系统的提示音让乔郓松了口气。
他躺在干草上,望着屋顶的破洞,脑子里过着今天的事情。
孙奎不会善罢甘休,西门庆肯定还会找粮铺的麻烦;刘老汉的粮源需要尽快落实;拐子刘那边得去打个招呼,让他帮忙留意西门庆粮栈的动静;还有武松,算算时间,应该也快回阳谷县了……
事情一件接一件,但乔郓不再像刚穿越时那样迷茫。
他有了系统,有了粮铺这个落脚点,还有了初步的人脉线索。
“慢慢来,一步一步来。
”乔郓低声自语,“阳谷县这潭水,我得慢慢趟。
”
第二天一早,乔郓揣着赵掌柜给的五十文钱,先去街口找了拐子刘,把两个梨递给她,又塞了一文钱:“刘大叔,昨日多谢你。
今日麻烦你帮我留意着,西门庆粮栈那边有什么动静,尤其是孙奎,要是他再带人出来,赶紧告诉我。
”
拐子刘掂量着手里的铜钱,点了点头:“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对了,昨日孙奎回去后,去了趟县衙,好像找刘吏员了,具体说什么不清楚。
”
乔郓心里一凛。
孙奎去找刘吏员,多半是想通过官府的关系打压粮铺。
看来,西门庆的手段比他想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