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寿张惊变,默契破局(3/3)
“这只是开始。
”乔郓望着远处的示范田,金黄的稻穗随风起伏,“东平府的根基稳了,但外面的世道还乱着。
梁山还在扩充势力,朝廷的赋税也越来越重,以后的麻烦还会有。
”
苏婉转头看着他,眼神坚定:“不管有什么麻烦,我都会帮你。
就像你说的,咱们拧成一股绳,就不怕风浪。
”
乔郓的心里泛起一阵暖流。
他从怀里取出那个金银花香囊,晃了晃:“你做的香囊很管用,昨晚睡得很好。
”
苏婉的脸颊红了,低下头,指尖绞着衣角:“你喜欢就好,我那里还有很多草药,以后可以再给你做。
”
两人沉默着坐了一会儿,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空气中弥漫着草药和稻穗的清香。
乔郓知道,他和苏婉之间的情愫,就像这学堂里的秧苗,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得茁壮。
他没有说破,也不需要说破——在这乱世里,能有一个懂自己、肯陪自己并肩前行的人,就足够了。
傍晚,乔郓在账房整理账本。
赵掌柜敲门进来,脸上带着喜色:“郓哥,东平府知府派人来了,说朝廷要在各州府选‘农桑模范’,推荐你去京城参加表彰,要是选上了,就能面见皇上,还能给阳谷争取更多的农桑补贴!”
乔郓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
去京城?虽然是好事,但京城水深,官员盘根错节,他一个小小的劝农使,去了未必是好事。
而且阳谷刚稳定下来,他走了,万一出什么事,不好应对。
“赵掌柜,你帮我回了来使,就说阳谷的农桑新政还在推广阶段,我离不开,等明年有了更好的成绩,再考虑去京城。
”乔郓说道,“另外,把知府的推荐信收好,这是咱们的底牌,以后用得上。
”
赵掌柜有些不解:“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怎么不去?”
“机会是难得,但风险也大。
”乔郓解释道,“京城的官员复杂,咱们根基浅,去了容易被人当棋子。
不如留在阳谷,把根基扎得再深些,等有了足够的实力,再去京城也不迟。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掌柜点了点头:“还是你考虑得周全。
我这就去回话。
”
送走赵掌柜,乔郓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夜色。
阳谷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像撒在黑夜里的星星。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在这乱世中,只有握在手里的实力才是最可靠的。
农桑学堂、互助会、运粮通道、官府人脉,这些都是他的根基,只有把这些巩固好,才能在未来的风雨中站稳脚跟。
苏婉端着一碗夜宵走了进来,是一碗热腾腾的糯米粥,上面撒着芝麻。
“听说知府推荐你去京城?”她把粥放在桌上,“你没答应?”
“嗯,不去。
”乔郓接过粥,“阳谷离不开人,而且京城太复杂。
”
“我觉得你做得对。
”苏婉坐在一旁,“留在阳谷,把咱们的事做好,比去京城争那些虚名强。
”
乔郓看着她,笑了起来。
苏婉总是能懂他的想法,不用他多解释。
这种默契,比任何话语都珍贵。
夜色渐深,账房里的油灯还亮着。
乔郓喝着温热的糯米粥,苏婉坐在一旁整理药草清单,偶尔抬头和他说几句话。
窗外的月光温柔,账房里的气氛宁静而温馨。
乔郓知道,这只是他崛起之路的一小段。
梁山的威胁还在,朝廷的动荡未平,未来还有无数的挑战在等着他。
但他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他有苏婉的陪伴,有赵掌柜、周铁的辅佐,有农户们的支持,还有自己一步步积累的实力。
他放下粥碗,拿起桌上的《农桑简易法》手稿,指尖划过上面的字迹。
这不仅是一本农书,更是他在这个乱世中生存和崛起的信念。
只要守住这份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他一定能在这水浒世界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账房里的灯光,在夜色中亮了很久,照亮了桌上的手稿,也照亮了乔郓眼中坚定的光芒。
属于他的潜龙之路,正向着更广阔的未来,稳步前行。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