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秋收协奏,微澜暗伏(3/3)
结束,互助会办个丰收宴,大家一起吃新米!”
农户们都散去后,乔郓和苏婉留在打谷场,整理剩下的工具。
周铁带着脚夫们把打谷机、镰刀归类放好,粮囤也盖好了防雨的油布。
“郓哥,都收拾好了,储备粮的数量也统计出来了,明天就能开始装袋。
”周铁擦着汗说道。
“好,辛苦大家了。
”乔郓点头,“明天装袋时,记得按之前定的比例分好,每户的粮袋上都要写名字,别弄错了。
”
周铁走后,打谷场上只剩下乔郓和苏婉。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金黄的谷粒上。
“今天累坏了吧?”乔郓看着苏婉,她的眼睛里带着疲惫,却依旧明亮。
“还好,”苏婉笑了笑,“比在苏州时跟着爹采药轻松多了。
那时候翻山越岭,经常一天都吃不上一顿热饭。
”她蹲下身,捡起一粒掉落的谷粒,放在手心,“在这里虽然忙,但心里踏实,因为知道自己做的事有意义。
”
乔郓也蹲下身,和她并排坐着,看着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
“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这样的地方,做这样的事,”他轻声道,“刚来时,只想活下去,后来发现,一个人活下去不难,但要让身边的人都活下去,才不容易。
”
苏婉转头看着他,月光已经悄悄爬上他的肩头。
“有你在,大家就有希望。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的力量,“不管以后有什么困难,我都会陪着你,一起帮大家把日子过好。
”
乔郓的心跳漏了一拍,转头看向她。
月光下,她的脸颊泛着柔和的光晕,眼神里的信任和温柔,像潮水一样漫过他的心田。
他想说些什么,却觉得任何话语都无法表达此刻的心情,只能轻轻“嗯”了一声,声音有些沙哑。
两人沉默着坐了很久,直到夜色渐浓,才起身往回走。
田埂上的虫鸣此起彼伏,晚风带来稻穗和泥土的清香。
乔郓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扶苏婉一把,避开路上的石子。
苏婉跟在后面,看着他宽厚的背影,嘴角扬起浅浅的笑意。
回到学堂时,陈先生已经在门口等他们了。
“今天秋收很顺利吧?”陈先生笑着问道,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刚收到东平府的信,说储备粮运到济州府后,会有专门的官兵接应,让咱们放心。
另外,张御史托人带话,说朝廷可能会在明年推广阳谷的农桑新政,让你做好准备。
”
“推广新政?”乔郓眼睛一亮,“这是好事,要是能在整个东平府推广,受益的农户就更多了。
”
“是好事,但也会引来更多关注,”陈先生提醒道,“树大招风,以后行事要更谨慎,特别是梁山那边,肯定不会看着你壮大。
”
“我知道了,先生。
”乔郓点头,接过书信收好。
陈先生走后,乔郓和苏婉坐在学堂的台阶上,看着天上的月亮。
“明年推广新政,会更忙吧?”苏婉问道。
“会,但也更有意义,”乔郓笑道,“到时候,你就是东平府的‘医药教习’,教更多人医术,帮更多人治病。
”
苏婉的脸颊红了,低下头轻声道:“只要能帮上你,我做什么都愿意。
”
乔郓看着她,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梁山的威胁、朝廷的变数、边境的动荡,都是未知的挑战。
但只要有苏婉在身边,有互助会的农户们支持,有陈先生的指点,他就有信心,一步步把农桑新政推广开,把阳谷建设成乱世中的一片乐土。
学堂里的油灯亮了起来,照亮了门口的“启蒙堂”木匾,也照亮了两人眼中对未来的期待。
秋收的乐章还在继续,而属于他们的故事,也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悄然翻开了新的一页。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