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太医问诊(2/3)
王太医诊脉的时间颇长,脸色也愈发凝重。
他收回手,沉吟片刻,道:“三小姐脉象沉细无力,尤其心脉之处,淤塞尤为严重,确是先天不足之症,需要长期温养。
”
柳氏在一旁适时地叹了口气,用帕子按了按眼角:“是啊,这孩子自小就受苦。
王太医,您再瞧瞧她脸上这……这肿块,可有法子医治?”
王太医的目光再次落在沈清辞左脸的肿块上:“三小姐,请抬头,容老夫一观。
”
沈清辞依言缓缓抬起头,将那暗红色、鸡蛋大小的肿块完全暴露在王太医的视线下。
室内光线不算明亮,但那肿块的狰狞依旧清晰可见。
王太医凑近了些,仔细观瞧其色泽、形状,甚至拿出一个放大镜般的琉璃片对着照了照,却并未用手直接触碰。
他看得越久,眉头皱得越紧。
这肿块的形态,确实古怪。
颜色暗沉,触感坚硬,不像普通的疖痈,也不似常见的肿瘤。
“三小姐,此物生长过程中,可曾有疼痛、瘙痒或其他不适?”王太医问道。
“并无。
”沈清辞摇头,“只是自出现后,便一直是这般模样。
”
王太医沉吟不语。
他又问了沈清辞几个问题,包括幼时可曾受过外伤,接触过什么异物等等。
沈清辞皆按原主模糊的记忆,或推说不知,或否认。
柳氏有些按捺不住,插话道:“王太医,您看这……这究竟是何种恶疾?可能根治?”她刻意加重了“恶疾”二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太医瞥了柳氏一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对沈清辞道:“三小姐,老夫需取一滴此处血液,稍作查验,不知可否?”
取血?沈清辞心中警铃大作。
这肿块内蕴阴寒邪气,血液必然有异!若被查验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她面上不动声色,正要寻个理由婉拒,袖中的玄璃却轻轻动了一下,一股极其微弱的、清凉的气息悄无声息地渡入她手腕的经脉,瞬间包裹住了那即将被取血的部位。
沈清辞心念电转,玄璃这是在帮她?它有能力暂时隔绝或净化血液中的异常?
她不再犹豫,点头道:“但凭太医吩咐。
”
王太医从药箱中取出一根细如牛毛的金针,示意沈清辞伸出手指。
他手法极快,在金针扎入沈清辞指尖的瞬间,沈清辞感觉到玄璃渡入的那股清凉气息如同一个无形的薄膜,将针尖与她的血液隔开,同时,一股极其微弱的、属于玄璃自身的、带着纯净生命气息的血液,顺着针尖被汲取了出去!
王太医将那一滴“血”滴在一个白玉小碟中,又加入了几种不同的药液,仔细观察其颜色变化和反应。
时间一点点过去,柳氏紧张地盯着那玉碟,沈清辞则屏息凝神,感受着玄璃气息的稳定。
良久,王太医抬起头,脸上带着明显的困惑和不解。
他看了看玉碟,又看了看沈清辞的脸,喃喃道:“奇怪……真是奇怪……”
“太医,怎么了?”柳氏急忙问道。
王太医摇了摇头,对柳氏,也是对沈清辞说道:“三小姐脸上的肿块,形态确实奇特,老夫行医数十载,亦未曾见过完全相同的病例。
观其色泽质地,似有积淤化毒之象,但又并非寻常热毒或寒毒。
方才取血查验,血液反应亦是……中正平和,并无明显邪毒之征。
”
“什么?”柳氏愣住了,这与她预想的完全不同!“中正平和?那……那这肿块为何会……”
“这正是古怪之处。
”王太医捋着胡须,眉头紧锁,“脉象显示三小姐体内虚寒淤塞,但这肿块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