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当为少年郎(1/3)
奉天的确是藏龙卧虎,有龙也有蛇。
相比于武春雨给自己的纨绔印象,那个少女更是让自己见识到了,什么叫老天爷喂饭吃。
据观澜先生说,这位昭昭公主,已经是武院内定的学生。
都不需要经过考核,便可直接拜入某位山主的门下。
不过两人根本没有交集,所以牧阳并没有过多在意这位很可能名震奉天的小公主。
毕竟先生说过:“我心性不错!”
第二天,宁安公公带着宫里面的仪仗,和皇帝的圣旨来到客栈。
只不过在听到牧阳昨日的“壮举”之后,还是将少年郎好一通训。
训完之后,又带来的皇帝的旨意,旨意一共两道,其中一道是收澹台姐弟俩为义子义女,并分别赐予公主爵位和亲王王爵。
这其实也在牧阳的意料之中,因为从名分上来说,大夏的皇帝就是两姐弟的姨父,所以在他们危难的时候将之收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这义子义女的身份,也能够更好的彰显中土皇帝的仁慈之心。
最重要的一点是,若是澹台姐弟俩在奉天城活的很好,那位远在北方的赤阳新王,还能睡的觉吗?
第二道圣旨,在牧阳意料之外,没想到皇帝竟然以军功加护送两位殿下的功劳,赐予了它四转奉车都尉的勋职。
这可是堪比正五品武职的身份,即便是他的两位叔叔,现在都还没有勋职。
皇帝这一次,多少有些大方了。
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牧阳并不明白皇帝要干什么,但是他的目光有意无意的瞥见了看热闹的武春雨,心里面就知道了很多事情。
这个勋职,并不是给自己的,而是给远在青山关的岳千城的。
真不愧是能当皇帝的主,没一个是省油的灯,一肚子的花花肠子......但口头上他还是:“陛下圣明,谢主隆恩。
”心思活络的牧阳并没有过分在意这个勋职,除了每个月能够领到一些粮米和银子之外,也就是一个候补军官的价值。
对于一个即将考入武院的人而言,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意义不大。
但宁安公公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改变了这个勋职背后的意义。
他告诉牧阳,陛下将在于三日后在皇宫武英殿召见他们这些兵部推荐的考取武院的弟子。
宁安公公看向牧阳:“陛下这是有意抬高你的地位,要知道这些军侯子弟如果不在军中,那就只能算是白身。
”
可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牧阳在心里问自己,他想不清楚答案。
管他呢,既然来了奉天,就好好准备武院大考。
离开客栈,牧阳带着八百边军护卫,亮出仪仗大旗,气势十足的朝着奉天城开去。
就在他们启程后不久,楚国昭昭公主的队伍也随之跟上。
忿忿不平的武春雨小声嘀咕道:“神气什么呀,不就是一个亡国公主吗?”
然而马车之中的的昭昭公主掀开车帘,问出的第一句话却是:“小侯爷,你可知那个少年郎是谁吗?”
楚昭昭拥有先天武体,感知力惊人,他只需一眼便能记住昨天那个偷偷观察自己的少年。
旁边那个中年文士是一个强大的修行者,这个少年郎能够跟在他身边,身份定然也不简单。
能够在自己的星魂之眼下安然无恙的盯自己一眼,这才是楚昭昭关注的点。
她不知道的是,牧阳之所以能无视他的星魂之眼,完全是有观澜在身边的缘故。
不过即便是这样,昨天的牧阳也吃了个大亏。
武春雨一听,昭昭公主居然打听上了这个让自己吃了大亏的边军小卒,这无名火一下子就窜了起来,但在一国公主面前,尤其是这个公主还长的倾国倾城的,自然也不好发作。
随口应付道:“没什么,一个不知道上下尊卑的边军小兵罢了,看我回了京城怎么收拾他。
”
楚昭昭察觉到武春雨言语之中带着十分愤慨,便问道:“看得出来,小侯爷和这个小军卒有些过节咯。
”
武春雨在奉天城也算是横行霸道惯了,却没想到栽在牧阳手里。
这么丢脸的事情,他才不会告诉楚昭昭,但既然对方这么问了,他不好隐瞒。
便将昨日的事情从头到尾解释了一遍,不过也做了加工,牧阳被描述成了一个有些武力,但蛮横无礼的乡巴佬。
而他武春雨公子处处忍让,最后不得已想要出手教训对方,但对方人多势众,他只得惜败退出。
“哦,原来是这样。
”楚昭昭露出玩味的神色:“倒也是个有趣的少年。
”也并没有将之放在心上。
武春雨心想这公主怎么不生气呀,不是说这是位刁蛮惯了大小姐吗?隔着车帘的小侯爷心中更气,暗暗发誓一定要牧阳好看。
两支队伍就这样一前一后的走着,谁也没打扰谁。
而奉天城的城楼已经映入眼帘,作为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大城,奉天城还不是都城的时候,就已经名满天下,在大炎时,便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东都天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大炎灭亡,占据中土核心地带的几代王朝纷纷以奉天为都。
由此也开启了奉天疯狂扩张的时代,如今的奉天城仅是面积就能称之为天下第一大城。
水陆交汇,四方来龙,人口何止百万。
此时的奉天城正门外,早已有皇宫禁军和仪仗列队等候,礼部官员和六大监之一的掌礼监亲自迎接,这么大的阵仗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只不过,站在最前面的却是两位穿着华丽,贵气尽显的妇人。
即便如此,两人的气质也各有不同。
其中一人,身材高挑而匀称,体型宛如天雕细琢,身上流淌着几分外族人的异域风情,那双宝蓝色的眼眸犹如深海宝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令人一见难忘。
她,便是赤阳先王的胞妹,澹台玉婉姐弟俩从未谋面的姑姑。
另一人,则身着一袭深蓝色长裙,裙摆轻盈如波,随风摇曳。
她的面容姣好如初绽的花朵,一双魅色天成的丹凤眼,眼波流转间尽显风情万种。
身量苗条,体态婀娜,粉面含春,仿佛春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而明媚。
两人站在一起,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令人浮想联翩。
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看看他们身后站着的禁军,就知道这两位都是皇帝的妃子,谁要是敢有非分之举,那就是九族吃席。
“见过明妃娘娘、武妃娘娘。
”宁安是个识货的,在十步之外就下马朝着两位妇人跑去。
明妃,也就是那位外族妃嫔眼睛里带着些许期待,甚至还有半分泪花。
“有劳宁安大监,不知道我那两个可怜的孩子在哪?”
后面的马车缓缓靠近,牧阳揭开车帘将澹台玉婉和澹台昊带了出来,由于澹台昊已经跟牧阳亲近,所以走哪都要牧阳抱着。
三人也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同族之间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血脉联系,还是让澹台玉婉接受了明妃的拥抱,澹台玉婉怯生生的确认:“姑姑?”
明妃朱唇轻启:“孩子,回家了。
”
紧接着她又想从牧阳手中接过澹台昊,顺道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护送姐弟俩归来的边军小卒。
澹台昊年龄更小,有些不愿意接触这个女人。
便抱着牧阳迟迟不肯松开,牧阳也有些尴尬,只能点头示意:“青山关军卒牧阳,见过阳妃娘娘。
”
明妃颔首:“你的事迹本宫已经知晓,不愧是大夏少有的少年英杰。
”
“陛下也很看好你,希望你在这次武院大考中有所收获。
”
两句话,客套,很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