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番外三:鸳鸯锦 (四)(2/3)
至于呢……”他低头看看她,又有点好笑。
这么一来,他倒也忘了自己本来要说什么。
静漪心兀自咚咚乱跳。
她真觉得自己今天这颗心跳得不正常……倒不是因为陶骧怎样,而是因为宗麒。
陶骧见她脸色渐渐恢复正常,可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干脆脱靴子上床,将静漪挤到旁边去。
“呀!”静漪看他这样子,嗔怪。
她知道他因为突然出声吓着她了有点儿愧疚,手肘轻轻碰碰他,被他拉住了手。
“不是说要去吃晚饭?”
“不急。
”他说。
既然他说了不急,她也确实有点懒怠动,于是就靠在他身上。
称心坐在她身旁,正专心地玩着小脚丫。
她招招手让称心过来,称心抬头看看她,不挪动。
她笑。
这孩子,倔强着呢。
两人并排倚在床头,看着称心继续玩,都满面的微笑……陶骧握着静漪的手。
她棉袍袖口宽大,他的手指一分分地向上爬……到手肘处,又向上爬了寸许,指尖在那里画着圈儿。
静漪觉得痒,说:“别闹……好痒。
”
“天气不好的时候,痒得厉害吧?”陶骧问。
他靠过来,跟静漪头碰着头,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香气。
静漪嗯了一声。
陶骧是时常惦记她这处伤的。
这是她去年受的伤。
当时她转移来重庆,刚刚抵达,便遇到敌机轰炸。
敌机撤离之后,她忙着帮助受伤的人,根本没在乎自己也受了伤。
直到随行人员将她硬是拖走,送到临近的医院去包扎,排队等医生诊治的时候,她才觉得剧痛难忍。
自己判断应该是伤到了骨头,并没有坚持不就医。
他们去的那所医院也在轰炸中受到重创,病房和药房都起了火,医生不顾自己的安危,在露天为病患伤者治疗,药品根本就不够用,不远处就是遇难者尸体,有护士一边工作一边哭……那情状,不忍目睹。
她手臂上的伤,也只能简单处理。
等手臂包扎好了,她才跟随行按地址找他们在重庆的家。
卫兵在瞭塔上看见他们下了车,哪里还要什么证件,马上向内通报,紧闭的大门一下子就打开了。
进了门她才知道,家里已经收到消息,只不知她哪天会到,陶骧恰巧回来,也是刚刚才到。
她是松口气,原本以为就算自己到了重庆家里,也不定什么时候能见着他呢。
从前两日的报纸上看,他还在华中战区视察。
同逄敦煌一起在前线战壕里拍的相片,就在报纸头版上。
陶骧看到她吊着手臂出现在自己面前,那脸黑的跟什么似的。
她傻呵呵地对着他笑,说牧之,我可见着你了。
她心里也有数,要不先这样说几句软话,陶骧脑门儿上的火怕是能点着了头发——转移到后方的决定是突然做出来的,一路护送她过来的就只有特务四科一男一女两名特工和李婶,这一路也就还是只能让随行电台偶尔发一个电报。
到了这里,要是人好好儿的,谁也不至于说什么,竟然还带着伤……要换了她看着陶骧这样,她也得发火的。
不过她想发火就发火吧,又不是没见过他发火,谁让她就真这么干了呢?
陶骧就让人都下去。
等人走光了,她以为这下好了,他该放开喉咙骂她了……她总觉得那两年,或许因为他打仗太过艰苦,脾气越来越大——但是那天他没有呢。
就剩他们两个人,他就过来,把她抱在怀里。
好半晌他们什么都没说。
她等着他发火,他没有;他可能等着她再说点什么,她也说不出来。
她是跨越千山万水来的。
从上海出发,向南方走,由香港出境,辗转几个小国家,再入境,取道云南,穿越大西南一路过来,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
她优秀的协调能力,和出色的英文法文帮了她大忙。
一路过关虽凶险,总算是顺利,甚至抵达重庆的时候,还带着陆续筹到的一大笔善款。
善款都是她路上遇到的南逃富人们捐赠的。
因为听说她是从敌占区往后方去,更因为她是陶骧的太太……她说牧之,这笔钱还挺多,都够筹办个不小的医院了。
不过,如果你的部队需要,就先拿去用……但是你得记着,等胜利了一定还我,我可想将来建一个慈善医院。
谁捐的钱,我都一笔笔记得的。
到时候也得像寺院里建功德碑那样,给人一笔笔地都记上……
“你这个蠢女人。
”陶骧是这么说她的。
不过她一点儿都不生气。
这句话,从陶骧嘴里说出来,起码在那个时刻,比我爱你更让她觉得贴心。
她就笑了,不过还没笑出声,眼前一黑就晕过去了……
那天她是有点丢人。
也许是一路上太累了,可总要绷着一股劲儿,决不能在路上栽倒。
等见到他,就觉得自己不用再硬撑着了。
无论如何有他在,她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她睡了踏踏实实的一觉,也不知过了多久才睁眼。
原本以为醒过来,他肯定不会在她身边了的。
没想到他竟然还守着她呢。
他也睡着了,只是握着她的手。
她也不敢动,怕他难得休息下就被惊醒,想让他多睡会儿。
山上静静的。
来的路上她就想,住在这里环境可真不错。
山清水秀,优雅怡人。
她想晚上敌机不会来轰炸的吧……不来就好了,辛苦一天的人可以睡个安稳觉……她想摸摸他的头发,手抬起来,虚虚地拢着,就是不碰到他的发。
她的胳膊疼,不敢多挪动一下,更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