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番外八:信(1/3)
一阵风吹开了窗纱,静漪看了看窗外。
大半天树静风止,闷热异常,有了一丝风,似乎有了下雨的希望。
这么闷热的天气,没有电,也断了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恢复正常……她转回脸来,继续写信。
这封信已经写了三天,每每提起笔来,总被琐事打断。
她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花时间写完,因此交代人这一个钟头之内不要打扰她。
书房门还是被敲响了。
“进来。
”她应了一声,
“少奶奶。
”张妈推门进来,站在门口,看着低头奋笔疾书的静漪。
静漪顿了顿笔,抬头看了张妈,“什么事?”
“门上打电话进来请示少奶奶。
我说少奶奶这会儿正忙,让他们晚些再说,说是不成。
”
静漪放下笔,问:“什么要紧事?”
门上守卫和张妈都不是不懂规矩的人,如果说有事必定立即来办,那一定是非此时办不可了。
“门上说,邮局新来的那个小邮差,就是刚刚替了老刘的班来的那个,刚才不小心把前面喻家的一封从法国来的信投到咱们家信箱了,急的不行。
”张妈说。
“哦,那个粗心的小伙子。
”静漪点了点头。
那小邮差她有印象的。
小今年才十九岁。
眼下邮局负责这一区域信件投递的邮差有两位,每日轮换。
小邮差也姓刘,南浔人。
他接替的那位老刘是苏州人,不幸死于两个月前那惊天动地的轰炸里。
小邮差上来工作这两个月,不断出差错。
第一天上班便连人带自行车摔倒在大门前,幸而司机刹车及时,饶是那样也把他们吓得不轻,也害她颈椎旧伤复发,足足养了一个月才好转。
上个月又把她的几封从美国寄来的信丢掉了,邮政所所长亲自带了他来登门道歉,到底罚了薪水。
她求情也没管用。
邮政所所长站在她面前满头大汗地跟着道歉,真让人看着不落忍。
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各司其职,人总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他们走后,张妈才说因为这个孩子,所长也不知挨了直属上司多少骂,因附近住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出了错,主人还没说什么,管事一个电话摇过去,就是吃不了兜着。
小邮差看着敦厚,也是有些太敦厚了,有时未免让人头疼……可这世道,除非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否则因为一点小事让人丢了饭碗,又何必?
家里往来的邮件甚多,有时一日便好几个。
她倒叮嘱门上多多关照来送信的邮差。
“门上不是有信箱的钥匙?开了信箱拿给他去好了。
”静漪说。
她有点诧异地看着张妈。
这是极小的事,怎么还非要在这个时候来打断她写信么?还是……她看了张妈,等她讲清楚些。
“是这样的,少奶奶。
小刘是把信塞到那个邮箱里了。
”张妈说。
静漪看她两手合在一处扣在身前,从姿态到神情都有些无奈,不禁笑了。
她说:“原来是这样啊。
”
怎么偏偏犯了这样的错误呢?明明邮差都该知道的,信和报纸都要投到二号信箱。
二号信箱位于大门左侧。
一号信箱是不能投的。
那个信箱从她住进来,就没有开过。
那是陶家人都知道的,七爷专用的信箱……尽管也没有见他有什么邮件。
但凡有他的信件,还是专人负责,才不会投进那个信箱去。
陶骧离家前,她因为好奇问过,他轻描淡写地说钥匙早不见了。
能有什么办法?
横竖还有个备用的,也就罢了……
连遂心都知道那是爸爸的专门信箱。
只不过她从未见过爸爸开那个信箱。
当然钥匙也就更没见过了。
“那这个事情我也没有办法呀……要不这样好了,让小刘等两天。
我想办法联系牧之,问下那个信箱要怎么办。
”静漪说。
出于安全考虑,家里大门铸造地非常结实,信箱在厚重的大门内,想用外力切割开都是很难的。
“门上说他们已经告诉过小刘那个信箱好几年都没有打开过了,小刘在门房哭呢,说这下真的要丢工作了。
喻家那信件是顶要紧的……”张妈说。
静漪沉吟片刻,说:“可是我们没有钥匙。
即便有,也不能随便去动那个信箱的。
难道真要锯开?那锁又是内嵌的,很麻烦的。
”
张妈没出声,只是望着静漪。
静漪本想硬了心肠不管这事,但再看看张妈,却又有些不忍,只得放下笔来,说:“看来我这封信是甭想干干脆脆地写完了……可要怎么办呢?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找到钥匙。
可陶骧不在家,他的东西她向来是不会乱动的。
这次他离家前,他书房里一本书扣在桌角,就保持着那个样子一直没变……
她手指在桌上轻轻拍了拍,摇了摇头。
张妈出主意道:“少爷不是现在徐州?少奶奶摇电话去问问能不能想起来钥匙放在哪里就好了嘛……只是开回信箱,难道里头会有什么怪不成?”
静漪道:“巴巴地因为这个事摇电话去问,他那脾气你还不知道么?那还不要憋着一肚子气从徐州回上海来发火的?”
“那不是正好。
”张妈笑道。
静漪听了微笑道:“他要发火就让他在电话里发火好了。
上海现在这个局势,哪个敢让他回来哦……”
“少爷如今再不跟少奶发乱发火的。
”张妈笑的眯了眼。
静漪一笑。
是呢,隔山隔水的……每一次见面都是劫后余生。
“那要怎么办才好?”张妈见静漪笑了一笑就不说话了,像是出了神,轻声问道。
“也许电话是要打一个的。
”静漪看看表。
“给少爷打?”张妈眼睛一亮。
“不。
”静漪摇摇头,拿起桌上电话机听筒来,看了张妈。
“你去同小刘讲,让他不要着急。
要是还有需要送的信只管去送,晚些时候回来,自然信就有了。
”
张妈见她这么说,想想少奶奶从来都是说话算话、不发虚言的,应了声便退出去了。
静漪便给梅艳春打了个电话,“我记得你那天说过,家里有个人很会开锁的佣人,是不是?”
小梅说是有这么一个人。
“能不能借他出趟差?我家里有个难办的事。
”静漪想着那锁孔,因长久不用,已经有些生锈了。
也是啊,风里雨里的,就算有人时常上油维护,也难免生锈。
她没跟小梅解释具体的情况,小梅也没有问,过了几分钟摇电话回来,说一会儿自己亲自带人过来。
静漪放下听筒,出了会儿神。
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不知为何做了这个决定,让她心中有些忐忑……从窗子里吹进来的风有些凉意了,看来不久会下雨。
暴雨欲来,屋内越发暗。
她取下灯罩,划了根火柴,点了灯。
书桌被这团小火苗照亮,纸上的字迹清晰起来。
这是她写给在美国的老师的信。
下个月有慈济的医生团体赴美参观学习,最近往来的信件和电报都在安排这件事。
日常工作十分繁重,这些琐细的事也只能利用琐细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去做……
一个钟头之后,她信也写好了,小梅开车载着家仆也到了。
外面起了风,雨还没有下,天色已黄暗。
静漪出来,见小梅在客厅等着,并不见别人,便问:“人呢?”
“在外头等。
”小梅忙答道。
“怎么不带着进来喝杯茶?吃点茶点也好。
”静漪轻声细语地说。
小梅笑笑,说:“不用的。
”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