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艰苦岁月(2/3)
所以他索性直接对刘正说了个大概。
幸运的是,这两位战友还真不难糊弄,尤其是徐丰收,还帮他把老爹硬要把自己送进部队的理由,解释得合情合理。
这么一来,原本漏洞百出的说辞,竟然显得有鼻子有眼了。
有一瞬间,连王风自己都有点信了。
刘正盯着王风那副憨厚的笑容看了半天,没看出什么异样,便放下心来,笑着说道:“三愣子,恭喜你开窍了,这是好事啊!”
“谢谢班长!”
王风对这位宽厚的班长印象不错,既然对方以礼相待,他自然也报以真诚。
至于徐丰收,嘴巴还是那么损,哪怕才认识一周,王风已经领教过不少。
果不其然,狗嘴里,还真吐不出象牙。
老徐笑呵呵地问:“哎,大傻子现在变聪明了,你说说,我们以后是继续叫你大傻子,还是改口叫你三愣子?”
王风撇了撇嘴,说:“副班长你高兴就好。
”
他特意把“副”字咬得清楚。
其实他这算是多此一举了。
换作后世,称呼里带“副”的,往往会被直接略过那个“副”字,否则反倒显得不尊重。
比如“副经理”,见面都得喊“经理”,这是礼节,也是职场上的潜规则。
但这支队伍里的战士们单纯得很,副职就是副职,正职才是正职,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像徐丰收,不熟的人平时叫他“徐副班长”,熟的就直接喊“老徐”。
所以王风强调的那个“副”字,压根没人当回事。
“那就叫你三愣子吧!脑子开窍了嘛,不傻了。
”
老徐说得理直气壮。
王风心里嘀咕:三愣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啊。
嘴上却说:“徐副班长开心就行。
”
老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说话越来越有意思了。
”
这时,班长刘正冲远处还在训练的战士们喊道:“同志们,休息吧!今天早上的训练结束了。
”
王风望过去,数了数,加上自己,三班一共十二人。
哇,竟然是个满编班。
他听刘正提过,新一团的编制并不完整。
全团虽然有三个营,但只有一营是真正的三个连。
据说一营长张大彪是团长的老人,跟得早,所以编制给得足。
可就算这样,张大彪手下的连队也不是满编的。
整个新一团加起来不到一千人,还是最近招了新兵才凑起来的。
三班之所以满编,是因为刚来了五个新兵。
王风是其中一个,其他四个他还没记住名字。
好像有个叫许敬友的矮个子,还有一个憨憨的叫朱大志,剩下的,他也没怎么上心,这些天光想着理清自己的事情了。
迎面走来的十个战士看着都很年轻。
这也不奇怪,八路军招兵是有年龄门槛的,年纪太大的不要。
年纪轻的,就算眼下不出彩,以后也还有机会立功,不至于一辈子只是个普通战士。
很显然,这十个人都不是老兵。
三班里只有两个人年纪大些,一个是班长刘正,另一个就是副班长老徐。
听说老徐已经快四十了。
王风听说之后心里还鄙视了一下:都快四十了,还在当副班长,真是没点出息。
王风天生傲气,这或许是他前世带来的习性。
对徐丰收,他一向言语随意,少有敬意,哪怕对方是个真正经历过战火的老兵。
三班除了五个新兵外,还有五个相对资深的战士,王风只跟包太平有些交情。
倒不是多熟,纯粹是这个名字